肠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中细菌性肠炎多有脐周阵发性腹痛、腹泻渐为黏液脓血便伴发热等表现,儿童感染易现脱水紊乱;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多为水样蛋花汤样便、伴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等,婴幼儿易脱水酸碱失调;非感染性中克罗恩病有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钝痛痉挛痛、黏液便无脓血伴体重下降及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有黏液脓血便、左下腹下腹隐痛伴里急后重、严重时全身症状影响儿童发育;儿童患感染性肠炎易脱水紊乱,老年人非感染性肠炎症状不典型并发症风险高,长期饮食不规律喜好辛辣者非感染性肠炎风险高且易有消化系统症状。
一、感染性肠炎
(一)细菌性肠炎
以沙门氏菌肠炎为例,临床表现多为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初期可为稀便,后逐渐变为黏液便或脓血便,每日排便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常伴有发热,体温可升至38℃~39℃,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感染细菌性肠炎时,由于肠道功能较弱,腹泻症状可能更为频繁,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尿量等表现。
(二)病毒性肠炎
以轮状病毒肠炎为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大便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排便次数较多,可达十余次;常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7.8℃~39.5℃之间波动,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呕吐症状也较为常见,多在腹泻前出现。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时,因机体调节能力差,更易发生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需特别注意补液等支持治疗。
二、非感染性肠炎
(一)炎症性肠病
1.克罗恩病:腹痛是常见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疼痛性质可为钝痛或痉挛性痛;腹泻为黏液便,一般无脓血,每日排便2~6次不等,病情进展时腹泻次数增多;患者常伴有体重下降,这是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影响及慢性炎症消耗所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如肠瘘、肠梗阻等,肠瘘可表现为肛周流脓、腹部可触及包块等,肠梗阻则表现为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2.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多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可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有便意但排便不尽感);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消瘦等,儿童患者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三、不同人群特点体现
儿童患肠炎时,由于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性肠炎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需格外重视补液及维持内环境稳定;老年人患肠炎时,炎症性肠病等非感染性肠炎可能症状不典型,且机体反应较差,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如易出现营养不良、肠道出血等情况,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此外,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患肠炎的诱因及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长期饮食不规律、喜好辛辣刺激食物者,患非感染性肠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临床表现可能更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