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长期不良姿势影响使颈部肌肉持续紧张易引发、睡眠姿势不当因枕头高度或睡姿致颈部肌肉关节受力异常易诱发、颈椎退变致稳定性下降增加几率且颈椎疾病使颈部肌肉协调性等变差易出现、寒冷刺激致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引发痉挛、身体虚弱者颈部肌肉力量弱易损伤痉挛等。
一、肌肉劳损因素
(一)长期不良姿势影响
长时间保持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颈后部的肌肉。例如,每天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颈部肌肉容易疲劳,长期积累可导致肌肉劳损,进而增加落枕的发生风险。这种长期不良姿势会破坏颈部肌肉的正常力学平衡,使得肌肉在睡眠中更容易发生痉挛,从而引发落枕。
(二)睡眠姿势不当
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正确,如睡眠时头颈过度偏转、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会使颈部肌肉和关节处于非正常的受力状态。比如,枕头过高会使颈部前屈过度,导致颈部肌肉被牵拉过度;枕头过低则可能使颈部过度后伸,同样会造成肌肉的损伤,进而容易在睡眠中出现落枕情况。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受此影响有所不同,年轻人因生活方式中使用电子设备等情况较多,更易因姿势不当引发;老年人可能因颈椎本身存在一定退变基础,睡眠姿势不当更易诱发落枕。
二、颈椎因素
(一)颈椎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会发生退变,包括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例如,40岁以上人群颈椎退变较为常见,颈椎退变会使颈椎的稳定性下降,颈部肌肉需要承受更大的应力来维持颈椎的正常位置和功能,从而增加了落枕的发生几率。对于有颈椎退变基础的人群,即使是轻微的颈部姿势改变,也可能引发落枕。
(二)颈椎疾病潜在影响
一些颈椎疾病,如颈椎病等,也可能与经常落枕相关。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结构和功能已经存在异常,颈部的神经、血管等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或影响,颈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变差,更容易在睡眠或日常生活中出现颈部不适,包括落枕情况。不同性别在颈椎疾病引发落枕的概率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因颈椎退变进程不同,受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三、其他因素
(一)寒冷刺激
颈部受到寒冷刺激时,如睡眠时颈部暴露在冷空气中,会引起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肌肉痉挛,增加落枕的发生可能。尤其在秋冬季节,气温较低,若不注意颈部保暖,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寒冷刺激更易导致颈部肌肉痉挛而引发落枕,所以儿童在秋冬季节睡眠时需特别注意颈部保暖。
(二)身体虚弱状况
体质较弱、缺乏锻炼的人群,颈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对颈部的支撑和保护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颈部肌肉的损伤和痉挛,从而经常发生落枕。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或平时很少进行颈部锻炼的人,颈部肌肉力量不足,在睡眠中稍有姿势不当就可能引发落枕。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需要通过适当的颈部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降低落枕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