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母乳喂养有五大禁忌,包括避免过早添加其他液体、注意母乳储存与喂养卫生、避免妈妈服用影响母乳质量的药物、注意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限制以及避免过度喂养,需分别从各方面遵循科学喂养以保障早产儿健康。
一、早产儿母乳喂养禁忌之一:避免过早添加其他液体
早产儿出生后消化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过早添加除母乳外的其他液体可能影响其消化功能。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食物,能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及免疫物质,过早引入其他液体可能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干扰正常的营养吸收和肠道菌群建立。一般建议在早产儿出生后的最初阶段,主要以母乳喂养为主,除非有特殊医疗情况需要,否则不应过早添加水或其他非母乳液体。
二、早产儿母乳喂养禁忌之二:注意母乳储存与喂养的卫生
储存卫生:母乳储存时要使用清洁、无菌的容器,储存环境需保持合适温度,若在冰箱冷藏储存,要注意容器密封良好,避免细菌等污染。因为早产儿免疫力低,受污染的母乳可能引发感染等问题。
喂养卫生:喂养前要确保双手清洁,喂奶器具要经过严格消毒。如果是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要注意自身乳头清洁,防止乳头携带的细菌等通过母乳传递给早产儿,从而影响早产儿健康。
三、早产儿母乳喂养禁忌之三:避免妈妈服用可能影响母乳质量的药物
妈妈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早产儿,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一些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或可能影响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药物,在服用前妈妈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进行母乳喂养,医生会权衡药物对妈妈病情治疗和对早产儿影响的利弊,选择相对安全对早产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果妈妈自行服药,可能会无意中将有害药物通过母乳传递给早产儿,威胁其健康。
四、早产儿母乳喂养禁忌之四:注意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限制
早产儿出现严重胃肠道不适时:如果早产儿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严重呕吐、腹泻、腹胀等明显胃肠道不适症状,可能需要暂时调整母乳喂养方式,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短暂的肠道休息等处理,但这也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暂停或调整母乳喂养,而不是盲目继续母乳喂养,否则可能加重早产儿胃肠道负担。
妈妈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时:如果妈妈患有如活动性肺结核、艾滋病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未经有效控制或医生评估不适合母乳喂养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因为这些疾病可能通过母乳将病原体传递给早产儿,对早产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五、早产儿母乳喂养禁忌之五:避免过度喂养
早产儿的消化能力有限,过度喂养会导致胃肠道超负荷,引起腹胀、呕吐等问题,还可能增加日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要根据早产儿的日龄、体重、消化耐受情况等,由医生或专业的医护人员制定合理的母乳喂养量和喂养间隔,妈妈要遵循科学的喂养节奏进行母乳喂养,不能凭主观意愿过量喂养早产儿。同时,要密切观察早产儿喂养后的反应,如精神状态、腹部情况等,及时调整喂养方案,确保早产儿在合适的喂养量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