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罕见且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相关;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包含感染性疾病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疟疾疟原虫感染致脾大亢进,血液系统疾病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异常增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大量增殖引发脾亢,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使脾淤血,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攻击致脾免疫功能亢进,以及骨髓纤维化时骨髓造血受抑脾代偿增生致脾亢。
一、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原发性脾功能亢进较为罕见,其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相关,例如某些先天性的脾脏发育异常等情况,但此类病因目前研究相对有限,机制尚未完全清晰。
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一)感染性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体内会出现免疫反应,导致脾脏肿大,进而可能引发脾功能亢进。该病毒感染可使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脾脏作为免疫器官参与免疫应答过程,长期的免疫反应刺激会影响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得脾脏对血细胞的破坏作用增强。
2.疟疾:疟原虫感染人体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导致红细胞破裂,同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也会波及脾脏。脾脏会增大并参与对受感染红细胞等的清除,长期的疟原虫感染及免疫反应持续刺激脾脏,可造成脾功能亢进。
(二)血液系统疾病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粒细胞异常增殖,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积聚,会影响正常造血微环境,同时脾脏作为髓外造血器官会代偿性增生,进而出现脾功能亢进。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骨髓造血功能紊乱,脾脏为了弥补骨髓造血的异常,增大并过度发挥对血细胞的破坏等功能。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中红细胞大量增殖,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门静脉高压相关改变,脾脏长期淤血,从而引发脾功能亢进。红细胞过度增生使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影响脾脏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使其对血细胞的破坏等功能亢进。
(三)肝硬化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会导致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使得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长期淤血,体积逐渐增大,脾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表现为对血细胞的破坏增加,出现脾功能亢进。例如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导致肝脏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升高,脾脏淤血是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
(四)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脾脏也会受到自身免疫反应的累及。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脾脏内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免疫细胞,使得脾脏的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强,引发脾功能亢进。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免疫复合物在脾脏的沉积,持续刺激脾脏的免疫活性细胞,改变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其他情况
骨髓纤维化时,正常的骨髓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脾脏会代偿性增生,以参与造血等功能,但同时也会出现脾功能亢进。骨髓纤维化导致骨髓造血微环境破坏,脾脏为了维持机体的造血需求等,增大并出现功能异常亢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