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发生与肌肉痉挛与劳损、颈椎关节微小错位、寒冷刺激等因素相关。睡眠姿势不当(含不同人群因枕头高度、体型等受影响)、颈部肌肉疲劳积累会致肌肉痉挛劳损引发落枕;睡眠中颈部微小活动可致颈椎关节微小错位引发落枕;夜间颈部受寒致肌肉血管收缩、缺血缺氧引发肌肉痉挛增加落枕风险,且不同年龄、有颈部病史或血液循环不佳人群受影响有别。
一、肌肉痉挛与劳损因素
1.睡眠姿势影响
即使白天没有睡觉,若夜间睡眠时颈部姿势长时间不当,比如枕头高度不合适、睡姿扭曲等,会使颈部某些肌肉处于过度拉伸或紧张状态。人在睡眠中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状态,但若姿势异常,肌肉仍可能因持续受力而发生痉挛。例如,枕头过高会导致颈部前屈过度,颈部后侧肌肉长时间被牵拉,容易引发肌肉痉挛,进而可能导致落枕。不同年龄人群对枕头高度的适应不同,儿童骨骼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来维持颈部正常生理曲度;老年人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相对松弛,睡眠中更易因姿势不当出现颈部肌肉问题。
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体型人群睡眠姿势对颈部影响有别,较肥胖人群颈部周围脂肪组织多,睡眠时颈部稳定性相对差,更易因姿势问题引发肌肉异常。
2.颈部肌肉疲劳积累
白天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即便白天没有睡觉,颈部肌肉也已处于疲劳积累状态。当夜间睡眠时,颈部肌肉在相对放松状态下,原本积累的疲劳会更容易引发肌肉的应激反应,导致肌肉痉挛而出现落枕。对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每天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颈部肌肉疲劳积累风险更高,更易在夜间出现落枕情况。儿童若长时间看电子设备或不正确坐姿,也会使颈部肌肉过早出现疲劳问题,增加夜间落枕风险。
二、颈椎关节微小错位因素
1.睡眠中颈部微小活动引发
睡眠过程中,颈部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活动,即使白天没有睡觉,若颈部在睡眠中受到轻微的扭转、弯曲等动作,可能导致颈椎关节发生微小错位。这种微小错位会刺激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引起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落枕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颈椎的稳定性不同,儿童颈椎关节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稳定性相对较差,睡眠中更易因微小活动导致关节错位;老年人颈椎关节退变,关节稳定性降低,也较易出现这种情况。
性别对颈椎关节微小错位导致落枕的影响不显著,但有颈部既往病史的人群,如曾有过颈椎损伤、颈椎病等情况,睡眠中颈部微小活动更易引发关节错位而出现落枕,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睡眠时颈部的保护。
三、寒冷刺激因素
1.睡眠时颈部受寒影响
夜间睡眠时若颈部受到寒冷刺激,如空调温度过低、风扇直吹颈部等,会引起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肌肉痉挛,增加落枕的发生风险。无论白天是否睡觉,颈部受寒都可能诱发落枕。不同年龄人群对寒冷的耐受不同,儿童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因颈部受寒出现肌肉问题;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颈部受寒后恢复能力差,也更易发生落枕相关症状。
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有颈部血液循环不佳情况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血管病变的人群,颈部受寒后更易出现肌肉痉挛等问题,需加强颈部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