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落枕的原因包括肌肉因素(睡眠姿势不当致肌肉紧张痉挛、颈部肌肉劳损使肌肉弹性耐受性下降)、颈椎因素(颈椎退变致正常生理曲度改变等、颈椎关节紊乱受外力或不良姿势刺激)、其他因素(寒冷刺激致肌肉缺血痉挛、体质较弱如气血不足者肌肉关节营养供应等差)。
一、肌肉因素
1.睡眠姿势不当:长期保持不良睡眠姿势,如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以及睡眠时颈部过度扭转等,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导致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容易引发落枕。例如,研究发现,睡眠中颈部处于非自然弯曲位置超过一定时间后,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风险显著增加,这是经常落枕常见的肌肉相关原因之一。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睡眠姿势问题导致落枕,青少年可能因学习压力大、休息时姿势多样而易出现;老年人由于颈部肌肉相对松弛且关节灵活性下降,不当睡姿也更易引发。
2.颈部肌肉劳损: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会使颈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日积月累导致肌肉劳损。肌肉劳损后其弹性和耐受性下降,在睡眠时即使姿势相对正常,也可能因为肌肉本身的状态而发生落枕。比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肌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代谢产物堆积,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降低,经常出现落枕情况的概率较高。不同性别方面,长期伏案工作的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受此影响,但可能因工作性质不同,女性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有时也较长,需同样关注。
二、颈椎因素
1.颈椎退变:随着年龄增长,颈椎会发生退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颈椎退变会使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改变,椎间关节稳定性下降,颈部的缓冲和保护功能减弱,容易在睡眠中因微小的姿势变动而出现落枕。一般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加,颈椎退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经常落枕的概率也相对增加。老年人由于颈椎退变较为常见,所以更易因颈椎因素经常落枕,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骨质流失加速,可能会使颈椎退变相关的落枕情况相对增多。
2.颈椎关节紊乱:颈部受到突然的扭转、牵拉等外力作用,或者长期不良姿势导致颈椎关节发生微小错位,即颈椎关节紊乱。这种紊乱会刺激颈部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从而导致落枕。无论是年轻人因运动、外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关节紊乱,还是中老年人因长期姿势不良逐渐出现关节紊乱,都可能经常引发落枕。年轻人可能因运动时颈部不当受力等引发,中老年人则可能因日常姿势长期不正确逐渐出现关节紊乱而经常落枕。
三、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寒冷刺激也可能导致经常落枕。颈部受到寒冷空气侵袭时,会引起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肌肉缺血、痉挛,增加落枕的发生风险。在秋冬季节,夜间睡眠时若颈部保暖不当,就容易因寒冷刺激而经常落枕。不同年龄人群在寒冷环境中若颈部保暖不足都可能受影响,老年人对寒冷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更需注意颈部保暖以降低经常落枕的概率。
2.体质因素:某些体质较弱的人,如气血不足者,颈部肌肉和关节的营养供应相对较差,肌肉的修复能力和关节的稳定性也相对较低,更容易出现经常落枕的情况。气血不足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存在,年轻人可能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导致气血不足,老年人则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出现气血不足相关问题,从而经常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