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形成的囊肿病变,其引起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腹膜鞘状突未闭、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异常)和后天性因素(炎症、创伤、肿瘤),不同人群原因有差异,婴幼儿多为先天性因素,成年人后天性因素常见,有相关病史或从事特定职业人群风险高,需关注异常及时就医。
一、先天性因素
1.腹膜鞘状突未闭: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逐渐下降至阴囊,过程中带动腹膜形成鞘状突。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前后鞘状突会闭合。若腹膜鞘状突未闭,腹腔内的液体就可通过未闭的鞘状突流入鞘膜腔,从而导致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腹膜鞘状突未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有研究发现,早产儿发生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的概率比足月儿要高,这与早产儿身体各系统发育不成熟,腹膜鞘状突闭合机制不完善有关。
2.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淋巴系统负责引流鞘膜腔内的液体,若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异常,会影响鞘膜腔内液体的正常引流,导致液体积聚形成鞘膜积液。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也是先天性因素导致睾丸鞘膜积液的一个方面。
二、后天性因素
1.炎症
感染性炎症: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等炎症可波及鞘膜,使鞘膜分泌增加,同时炎症也可能影响鞘膜的吸收功能,导致液体在鞘膜腔内积聚。例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炎,炎症因子会刺激鞘膜组织,使其渗出增多,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临床中发现,患有急性附睾炎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继发睾丸鞘膜积液。
非感染性炎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非感染性炎症累及鞘膜,导致鞘膜积液。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等组织的同时,也可能累及鞘膜,引发鞘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鞘膜积液的形成,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创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手术损伤等,可导致鞘膜内血管破裂出血,或者影响鞘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液体积聚形成鞘膜积液。例如,阴囊部的车祸伤、剧烈运动导致的阴囊撞击伤等,都可能引起鞘膜内出血,血液积聚在鞘膜腔内,超出鞘膜的吸收能力后就形成鞘膜积液。另外,睾丸鞘膜翻转术等阴囊部位的手术,若手术操作不当,损伤了鞘膜的血管或影响了鞘膜的淋巴回流等,也可能导致术后鞘膜积液的发生。
3.肿瘤:睾丸、附睾、鞘膜等部位的肿瘤可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导致鞘膜分泌与吸收失衡,从而引起鞘膜积液。例如,睾丸肿瘤可侵犯鞘膜,使其分泌增加,同时肿瘤也可能阻塞鞘膜的淋巴回流,导致液体积聚。常见的睾丸肿瘤如精原细胞瘤等,都有可能引起继发性的睾丸鞘膜积液。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发生睾丸鞘膜积液的原因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婴幼儿,主要考虑先天性因素,尤其是腹膜鞘状突未闭;对于成年人,后天性因素如炎症、创伤、肿瘤等相对更为常见。有阴囊部位外伤史、炎症病史或肿瘤病史的人群,发生睾丸鞘膜积液的风险相对较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剧烈运动或阴囊部位易受外伤的职业人群,发生创伤性睾丸鞘膜积液的可能性增加。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阴囊的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对于成年人,若出现阴囊部位的不适、肿胀等症状,应尽早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