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分为无症状型和症状型,约75%-90%患儿为无症状型,多在血糖监测时发现,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症状型有神经症状如激惹、震颤、嗜睡、拒奶、抽搐等,还有其他系统症状如呼吸暂停、发绀、体温不升等,临床需密切关注高危新生儿血糖情况及时处理
一、无症状型
1.表现情况:新生儿低血糖症中约有75%-90%的患儿属于无症状型,这类患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血糖监测时被发现。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新生儿自身的代谢调节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部分情况下血糖虽低但尚未触发明显的临床症状相关。例如,早产儿由于其糖代谢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可能出现这种无症状的低血糖情况,但其体内的一些生化指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还未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2.相关因素: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早产儿的肝糖原储存少,糖异生功能低下,且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容易出现低血糖,而由于其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的耐受相对较好等因素,可能暂时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小于胎龄儿也存在糖代谢调节的异常,同样可能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情况。
二、症状型
1.神经症状
激惹、震颤: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兴奋不安、肢体震颤等表现。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例如,低血糖时,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平衡和神经传导,从而引起肢体的震颤和精神的激惹。在早产儿中,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这种神经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嗜睡、拒奶:患儿可能表现出精神萎靡、嗜睡,不愿意吃奶的情况。这是由于低血糖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儿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和进食欲望的降低。对于有围生期缺氧等病史的新生儿,低血糖时更容易出现嗜睡、拒奶等症状,因为其本身的脑损伤基础上再加上低血糖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抑制。
抽搐: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抽动等。这是因为低血糖对大脑皮质产生了刺激,引起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抽搐是低血糖较为严重的神经症状表现,一旦出现抽搐,提示低血糖已经对神经系统造成了较为明显的损害,需要立即进行处理。例如,一些有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巨大儿,由于在宫内处于高血糖环境,出生后血糖骤降,容易发生低血糖抽搐。
2.其他系统症状
呼吸暂停:低血糖可能影响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功能,导致呼吸暂停。这是因为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呼吸相关神经的正常调节。呼吸暂停是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需要密切监测。对于早产儿来说,本身呼吸调节功能就相对较弱,低血糖时更容易发生呼吸暂停。
发绀:部分低血糖患儿可能出现皮肤、口唇发绀的现象,这是由于机体缺氧导致的。低血糖影响了机体的氧代谢,使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出现发绀表现。例如,当新生儿低血糖导致心功能受到影响时,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出现发绀。
体温不升:新生儿低血糖时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这与能量代谢不足有关。因为能量供应不足,机体的产热减少,导致体温偏低。对于寒冷环境中的新生儿,低血糖更容易导致体温不升,需要注意保暖等护理措施。
总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症状多样,无症状型容易被忽视,而症状型的不同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血糖情况,尤其是高危新生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