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有多样表现,症状上腹痛有不同规律和部位,还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体征缓解期部分有轻压痛,活动期有固定局限压痛;特殊人群表现各异,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儿童相对少见且与幽门螺杆菌关系密切,女性特殊时期症状可能不同;并发症有出血(少量隐血、大量黑便呕血及休克表现)、穿孔(急性剧痛蔓延全腹等,慢性较缓)、幽门梗阻(餐后饱胀呕吐宿食等及营养不良等表现)。
一、症状表现
1.腹痛
疼痛特点:
胃溃疡多为进食后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等。一般进食后0.5-1小时开始疼痛,至下次进餐前缓解,即“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例如,一项针对胃溃疡患者的研究显示,约70%的患者具有这种典型的进食后腹痛规律。
十二指肠溃疡则多为空腹疼痛,疼痛常在进食后缓解,即“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疼痛多在餐后2-4小时出现,夜间痛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约60%-70%存在夜间痛的情况。
疼痛部位:胃溃疡疼痛部位多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上腹部偏右,也可在脐上方或脐上偏右处。
2.其他消化道症状
反酸、嗳气:由于胃酸分泌增多,患者常出现反酸现象,即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同时可伴有嗳气,表现为气体从口腔排出。这是因为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失调,导致胃内气体增多或反流刺激食管等部位引起。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是溃疡活动期时,呕吐多为少量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这可能与溃疡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二、体征表现
1.缓解期体征:在消化性溃疡缓解期,患者一般无明显体征,部分患者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2.活动期体征:溃疡活动期时,上腹部可有固定而局限的压痛,胃溃疡压痛点常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常偏右。但需注意,体征不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特异性依据,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判断。
三、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1.老年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常不典型,腹痛症状可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这是因为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且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掩盖了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例如,一些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以黑便为首发症状,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存在消化性溃疡。
2.儿童:儿童消化性溃疡相对少见,但也有其特点。小儿胃溃疡多位于胃窦及胃体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球部。儿童患者腹痛症状不如成人典型,可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也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含胆汁或咖啡样物。而且儿童消化性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更为密切,需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治疗。
3.女性:女性消化性溃疡的表现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月经期、妊娠期等,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症状有所不同。例如,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改变和子宫增大等因素,可能使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表现不典型,且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四、并发症表现
1.出血
少量出血时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黑便,如溃疡侵蚀较大血管,可引起大量呕血,表现为呕吐物为鲜血或暗红色血液,同时可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贫血及休克表现。例如,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相关体征。
2.穿孔
急性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刀割样,迅速蔓延至全腹。查体可发现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慢性穿孔时,腹痛症状相对较缓,可与周围组织粘连。
3.幽门梗阻
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宿食,有酸臭味,吐后症状可缓解。查体可见上腹部蠕动波,可闻及振水音。长期幽门梗阻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