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关于瘫痪患者大小便失禁护理的方案,包括评估与准备、各方面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评估与准备涵盖病情、环境、用物评估准备;护理包括大便护理(建立排便习惯、协助姿势、腹部按摩、清洁处理)、小便护理(男女不同护理方式、预防感染、观察尿液)、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定期翻身、皮肤保护)、心理护理(沟通安慰、鼓励家属参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护理各有注意要点,要选用温和用品、注重保暖、加强会阴部清洁等。
一、评估与准备
1.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瘫痪程度、大小便失禁原因、频率及规律,评估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状况,查看有无红肿、破损等,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于年龄较大、病史复杂的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对大小便功能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导致失禁,护理时需更加谨慎。
2.环境准备: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暖,室温宜控制在2224℃,湿度在50%60%。放置便盆、尿壶等器具于易拿取位置,方便患者使用。
3.用物准备:准备柔软、吸水性强的护理垫,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尺寸;准备温水、毛巾、温和无刺激的清洁液用于清洗会阴部和肛周皮肤。
二、大便护理
1.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根据患者既往排便习惯,设定固定排便时间,一般建议在早餐后30分钟左右尝试排便,此时胃肠反射较为活跃。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促进肠道蠕动。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
2.协助排便姿势:能坐起的患者,协助其坐在床边或使用坐便器;无法坐起的患者,可将床头摇高30°50°,在臀下垫便盆。注意便盆边缘应光滑,可垫软纸或棉布,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腹部按摩:在患者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促进肠道蠕动。按摩力度要适中,对于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要避开手术切口部位。
4.清洁处理:排便后及时用温水和清洁液清洗肛周皮肤,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清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可涂抹适量护臀霜或凡士林,保护皮肤。若患者大便失禁频繁,可使用一次性肛门袋收集粪便,定期更换。
三、小便护理
1.男性患者护理:可使用尿壶接尿,对于阴茎勃起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可使用阴茎套式集尿器,但要注意每天更换,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男性患者,要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一般导尿管每46周更换一次,尿袋每周更换12次。
2.女性患者护理:使用尿壶接尿时,要将患者臀部稍抬高,防止尿液外漏。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12次。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女性患者,要注意观察尿道口有无红肿、分泌物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2000ml,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通过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刺激排尿。
4.观察尿液情况:记录患者每日尿量、颜色、性质等,若发现尿液浑浊、有异味、血尿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四、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污染的衣物和床单,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对于皮肤敏感的患者,可选择使用具有防过敏功能的护理用品。
2.定期翻身: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改善血液循环。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3.皮肤保护:对于已经出现压红的皮肤,可使用减压贴或气垫床等减压用具,促进皮肤恢复。若皮肤出现破损,要按照伤口护理原则进行处理,预防感染。
五、心理护理
瘫痪患者因大小便失禁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护理时要选用温和的清洁用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注意保护儿童隐私,减少其心理负担。在训练儿童排便习惯时,要采用耐心、温和的方法,避免强迫。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护理时要更加注重保暖,防止感冒。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会阴部生理结构特殊,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会阴部清洁,保持局部通风干燥。经期女性患者要及时更换卫生巾,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