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有生理性因素、喂养不当、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感染因素、其他系统疾病等常见原因,需观察呕吐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生命体征,处理包括一般处理、针对病因治疗、支持治疗,新生儿身体机能未熟,呕吐耐受差,家长要重视护理观察,防窒息,遵科学喂养,异常及时就医。
一、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因素
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低,抗反流功能差,容易出现呕吐。这是因为其消化系统在发育过程中,食管下括约肌的成熟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出生后几个月逐渐完善。例如,有研究表明,约50%的足月儿在生后6个月内会有生理性呕吐,主要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成熟有关。
胃的解剖结构特点: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较小,胃的入口(贲门)较松弛,出口(幽门)较紧张,这种结构使得奶汁容易反流引起呕吐。通常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ml,到1岁时才逐渐达到250-300ml,水平位的胃在吃奶后受重力影响更易发生反流。
2.喂养不当
喂奶量过多:如果喂奶量超过新生儿的胃容量,就容易导致呕吐。比如一次喂奶量过多,或者频繁喂奶,都会使胃内压力增加,引发呕吐。一般新生儿按需喂养,但每次喂奶量需根据其日龄和体重逐渐调整,如出生后1-2天的新生儿每次喂奶量约为10-30ml,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
喂奶姿势不正确:喂奶时如果新生儿头部过低,或者喂奶后立即平卧,都可能导致奶汁反流引起呕吐。正确的喂奶姿势应该是将新生儿抱起,头部略高于身体,喂奶后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可减少呕吐发生。
3.消化道器质性病变
先天性食管闭锁: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大量黏液样物,且不能正常进食,否则会出现呛咳、发绀等表现。该病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形成障碍所致,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幽门肥厚性狭窄: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呕吐,为进行性加重的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奶汁和奶块,吐后新生儿仍有强烈的觅食需求。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肌增厚,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消化道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主要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生后2-3天出现呕吐,腹胀逐渐加重。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痉挛,近端肠管扩张,粪便淤积,从而引起呕吐和腹胀等症状,需要通过手术等方法治疗。
4.感染因素
胃肠道感染:如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肠炎,除了呕吐外,还常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胃肠道感染后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呕吐发生。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在新生儿中可引起秋季腹泻,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新生儿呕吐。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咳嗽等症状,咳嗽时腹压增加,可反射性引起呕吐。比如新生儿肺炎时,除了有呼吸急促、口周发绀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常伴有呕吐表现。
5.其他系统疾病
颅内病变: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同时可伴有嗜睡、抽搐、前囟隆起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于颅内病变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导致呕吐发生。例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生在有宫内窘迫、产时窒息等病史的新生儿,可出现呕吐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半乳糖血症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呕吐。这些代谢性疾病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呕吐。例如半乳糖血症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导致半乳糖代谢障碍,可出现呕吐、拒食、黄疸等一系列症状。
二、新生儿呕吐的观察与处理要点
1.观察内容
呕吐的频率和程度:要记录新生儿呕吐的次数,是偶尔一次还是频繁呕吐;呕吐物的性状,是奶汁、胆汁样物还是血性物等。如果是频繁的喷射性呕吐,可能提示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等严重情况。
伴随症状: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发热、腹泻、腹胀、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若伴有发热,可能提示感染;伴有精神萎靡,可能存在严重的病理情况。
生命体征: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因为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通过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处理原则
一般处理:首先将新生儿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生理性呕吐和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调整喂养方式,如减少喂奶量、纠正喂奶姿势等。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呕吐,如先天性食管闭锁、幽门肥厚性狭窄等,需要及时转外科进行手术等相应治疗;如果是感染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于颅内病变等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支持治疗:注意维持新生儿的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呕吐情况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呕吐严重,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补充营养和水分。
三、新生儿呕吐的特殊人群(新生儿)注意事项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于呕吐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生呕吐,家长需高度重视。首先要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窒息。在喂养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科学的喂养方法,如按需喂养、注意喂奶姿势等。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呕吐情况、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病情变化较快,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提示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家长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确保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