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检查需综合评估骨骼健康,常见检查项目,包括骨密度检测、血液检查、骨代谢标志物检测、X线检查等。
1.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可精确测量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通过T值判断骨质疏松程度(T值≤-2.5可确诊)。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能三维分析骨密度,区分松质骨与皮质骨,但辐射剂量较高,通常不作为首选。
2.血液检查
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评估钙磷代谢状态。维生素D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缺乏,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升高可能提示继发性骨质疏松。
3.骨代谢标志物检测
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如骨碱性磷酸酶)和骨吸收标志物(如吡啶啉),反映骨代谢活跃程度,辅助评估治疗效果。
4.X线检查
可发现骨折、骨皮质变薄等晚期病变,但早期骨质疏松可能无明显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