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急性期严格禁食、恢复期流质饮食过渡、低脂高蛋白饮食强化修复、高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少食多餐与饮食规律等。
1、急性期严格禁食
急性胰腺炎发作初期需完全禁食,通常持续1-3天,具体时间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电解质及水分,确保身体基础代谢需求,同时减少胃酸和胰液分泌,避免加重胰腺炎症。此阶段严禁任何食物或饮品摄入,包括水。
2、恢复期流质饮食过渡
病情稳定后,先从清流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稀释果汁等,每日5-6餐,每餐50-100毫升。3-5天后可尝试低脂半流食,如稀粥、蒸蛋羹、烂面条,搭配少量水煮蔬菜泥。此阶段需避免高纤维食物,防止肠道蠕动过快刺激胰腺,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
3、低脂高蛋白饮食强化修复
恢复中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胸肉、鳕鱼、豆腐、低脂牛奶等,每日蛋白质总量控制在40-60克。脂肪摄入需严格限制在20-30克/天,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及奶油。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禁用煎炸、烧烤。
4、高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每日需摄入500克以上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胡萝卜)和200-300克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补充维生素C、B族及钾、镁等矿物质。若存在血糖波动,应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总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制剂。
5、少食多餐与饮食规律
恢复期每日分5-6餐进食,每餐七分饱,避免单次大量进食刺激胰液分泌。定时进餐有助于维持胰腺正常节律,减少复发风险。进食后需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诱发腹痛。
若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合并胆囊结石、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