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子宫逐步恢复产后6周左右可渐至未孕状态,异常情况有子宫复旧不全表现为子宫较对应时间偏大肌层回声不均伴宫腔少量积液积血,剖宫产瘢痕部位异常包括瘢痕妊娠孕囊着床瘢痕处及瘢痕处憩室形成肌层连续性中断,还有宫腔内残留可探及异常回声多为胎盘胎膜残留干扰复旧致阴道流血时间延长。
一、正常剖宫产后子宫声像表现
剖宫产后子宫逐步恢复,超声检查下,产后6周左右子宫大小可渐恢复至未孕状态。子宫肌层早期因充血等因素可呈现稍强回声表现,子宫内膜持续修复,厚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回归正常,宫腔线保持清晰,宫体形态逐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二、异常剖宫产后子宫声像改变及相关情况
(一)子宫复旧不全
超声表现为子宫大小较正常产后对应时间偏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常伴宫腔内少量积液或积血征象。此情况多与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相关,高龄产妇因子宫肌纤维弹性等因素,更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
(二)剖宫产瘢痕部位异常
1.瘢痕妊娠:超声可见孕囊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形态不规则,与子宫肌层关系密切。
2.瘢痕处憩室形成:表现为剖宫产瘢痕部位肌层连续性中断,局部呈凹陷或囊袋状,内可见液性或不均质回声,多因剖宫产术后瘢痕愈合不良所致。有剖宫产史女性再次妊娠等情况时需重点关注瘢痕部位,年龄因素可影响瘢痕愈合过程,术后恢复不佳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增加瘢痕异常风险。
(三)宫腔内残留
超声可探及宫腔内异常回声,如不均质回声团等,多为胎盘、胎膜残留等,残留组织会干扰子宫复旧,引发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等状况。有产后胎盘、胎膜娩出不全病史产妇易出现宫腔内残留,不同年龄产妇因产后恢复能力差异,发生残留风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