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查包括一般项目中血常规多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提示肾脏受累,自身抗体里ANA几乎所有患者阳性但特异性低,抗ds-DNA特异性高且与活动度相关,抗Sm是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抗磷脂抗体部分患者出现与血栓等相关,组织病理学中皮肤狼疮带试验可见荧光带有诊断价值,肾活检可明确肾脏病变病理类型指导治疗预后,还需考虑不同人群检查差异。
一、一般项目检查
1.血常规:约90%患者存在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可低于4×10/L;血小板也可能减少,低于100×10/L。
2.尿常规:可见蛋白尿(尿蛋白定性≥+1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血尿(镜下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管型尿等,提示肾脏可能受累。
二、自身抗体检查
1.抗核抗体(ANA):几乎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呈阳性,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高度特异性,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活动期阳性率较高。
3.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4.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等临床表现相关。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
1.皮肤狼疮带试验:取患者背部皮肤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的荧光带,阳性率约50%-70%,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2.肾活检:对于怀疑肾脏受累的患者,肾活检可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不同人群需注意差异,如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女性患者需结合月经、妊娠等情况综合分析;有既往病史者需考虑既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