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脱氢酶可将摄入的酒精催化代谢为乙醛,乙醛脱氢酶能将乙醛进一步代谢为乙酸,肝脏疾病患者因肝脏功能受损酒精代谢能力下降需严控饮酒量,儿童肝脏发育未成熟代谢能力远弱于成年人应绝对避免饮酒,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减慢饮酒需格外谨慎尽量减少饮酒量。
一、乙醇脱氢酶(ADH)
乙醇脱氢酶是参与酒精代谢的重要酶类之一。它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其作用是将摄入的酒精(乙醇)首先催化代谢为乙醛。例如,在人体摄入酒精后,乙醇脱氢酶会与乙醇结合,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乙醇转化为乙醛,这是酒精代谢的第一步。不同个体体内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存在差异,这会影响酒精代谢的初始速度,一般来说,乙醇脱氢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谢的起始阶段会相对较快。
二、乙醛脱氢酶(ALDH)
乙醛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随后需要乙醛脱氢酶将其进一步代谢为乙酸。乙醛脱氢酶同样主要分布在肝脏中,它能促使乙醛氧化为乙酸,而乙酸可以继续参与体内的代谢途径,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部分人群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会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脸红、心悸等不适症状,这也与个体的酒精代谢快慢及对酒精的耐受程度相关。
三、特殊人群情况
肝脏疾病患者:患有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的人群,其肝脏功能受损,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合成及活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酒精代谢能力下降。这类人群应严格控制饮酒量,因为酒精代谢障碍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
儿童群体:儿童的肝脏发育尚未成熟,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相对较低,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远弱于成年人。因此,儿童应绝对避免饮酒,以防对尚未发育完善的肝脏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脏等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也会降低,酒精代谢速度减慢,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的风险增加,所以老年人饮酒需格外谨慎,尽量减少饮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