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真菌昏迷由真菌感染侵袭颅内组织引发,机体免疫力低下是主因,患者除昏迷外有发热、头痛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通过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主要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对症支持,预后与真菌毒力、治疗开始时间等相关,儿童需关注用药安全,老年人要综合基础病选药,免疫抑制人群需规范治疗。
一、定义与病因
颅内感染真菌昏迷是由真菌感染侵袭颅内组织引发的意识障碍状态,常见致病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机体免疫力低下是主要诱因,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者易受真菌侵袭颅内。
二、临床表现
患者除处于昏迷状态外,常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部分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诊断方法
1.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测真菌病原体、真菌抗原或抗体等,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见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含量增高等异常。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见颅内异常病灶,如脓肿、肉芽肿等影像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
四、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两性霉素B等,需根据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合适药物。同时需积极处理颅内压增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五、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与感染真菌的毒力、治疗开始时间、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相关。早期规范治疗可改善预后,若延误治疗或基础状况差,预后可能较差。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颅内感染真菌昏迷时需特别关注用药安全性,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谨慎选择抗真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
免疫抑制人群:此类人群需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严格遵循抗真菌治疗规范,加强感染防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