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用手术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局部麻醉下于血肿最厚处钻孔置入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其优势是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适用于大多数患者,老年患者手术前要评估基础疾病,术后密切观察护理,儿童患者操作需精细,要关注神经系统发育等。
手术操作要点
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于血肿最厚处钻孔,一般选择距血肿最近的头皮部位钻孔。然后插入引流管,根据血肿的大小和范围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确保能够充分引流血肿。术后通常需要将引流管外接引流袋,保持引流的通畅,让脑组织逐渐复位,使受压的脑组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优势与适用情况
优势: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恢复相对较快。通过引流血肿,能够迅速缓解颅内压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钻孔引流术的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复发的风险。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尤其是那些一般情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多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血肿分隔明显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但钻孔引流术仍是基础的首选手术方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尤为重要。
儿童患者:儿童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采用钻孔引流术时需要更加精细操作。要考虑到儿童颅骨较薄、脑组织相对娇嫩等特点,严格控制钻孔的深度和引流管的放置,避免对脑组织造成额外损伤。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任何脑部的异常都可能对其未来的智力、运动等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儿童因不自主活动导致引流管移位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