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为下腰背部疼痛隐匿且夜间或晨起加重活动后缓解、可伴外周关节受累及附着点炎等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HLA-B27多数阳性但非特异、炎症指标可能升高,影像学检查骶髂关节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晚期有改变、CT和MRI对早期病变更敏感、脊柱X线晚期有竹节样改变,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参考修订纽约标准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一、临床表现评估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出现下腰背部疼痛,一般起病隐匿,疼痛特点多为夜间或晨起加重,活动后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外周关节受累,如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的炎症表现,还可能出现附着点炎,例如跟腱止点处疼痛、肿胀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青少年患者可能外周关节受累更为突出,而成年患者下腰背痛表现相对典型;女性患者病情通常相对较轻,但仍需重视相关症状排查。
二、实验室检查
1.HLA-B27检测: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呈阳性,但HLA-B27阳性并非特异性诊断依据,因为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HLA-B27阳性,需结合临床等综合判断。
2.炎症指标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可能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这些指标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炎症性疾病,需结合临床情况分析。
三、影像学检查
1.骶髂关节X线:早期骶髂关节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晚期可见骶髂关节间隙狭窄、硬化、关节面模糊等改变,但X线对早期病变敏感性相对较低。
2.骶髂关节CT或MRI: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MRI对早期骶髂关节的炎性改变(如骨髓水肿、滑膜增厚等)更为敏感,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3.脊柱X线: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表现为椎体间骨桥形成,脊柱活动度受限。
四、综合诊断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目前常参考修订的纽约标准,即满足临床标准加影像学标准或符合影像学标准加一项临床标准等情况。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