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症状因出血部位、出血量不同而异,常见意识改变(如激惹、嗜睡昏迷等)、呼吸改变(如呼吸增快减慢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前囟隆起等)、眼征(如凝视等)、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随后降低)、惊厥(频繁发作)等。
意识改变:可表现为激惹、过度兴奋或嗜睡、昏迷等。例如,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出现短暂的激惹,而出血量较大时则迅速进入嗜睡甚至昏迷状态。这与颅内出血导致脑组织受到影响,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不同程度的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或兴奋作用不同,从而出现相应的意识状态改变。对于早产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颅内出血后意识改变可能更为复杂和不典型。
呼吸改变:出现呼吸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颅内出血会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当出血累及呼吸相关的神经结构时,就会导致呼吸节律和频率的异常。比如,出血量较多压迫呼吸中枢时,可能迅速出现呼吸暂停,这是因为呼吸中枢受到直接影响,无法正常调控呼吸运动。新生儿本身呼吸调节功能相对脆弱,颅内出血对其呼吸的影响更为明显。
颅内压增高表现:前囟隆起、紧张,颅缝增宽等。颅内出血后,血液积聚在颅内会使颅内压力升高,进而导致前囟受到压力而隆起、紧张,颅缝也可能因压力增大而增宽。这是由于颅内空间相对固定,出血引起的体积增加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周围组织。早产儿的颅骨骨缝尚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颅缝增宽的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眼征:如凝视、斜视、眼球震颤等。颅内出血影响了眼部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眼球运动异常。例如,出血波及视神经或动眼神经等相关结构时,就会出现凝视、斜视或眼球震颤等表现。新生儿的眼部神经发育尚在不断完善中,颅内出血对其影响更易显现出眼征的异常。
肌张力改变:早期可增高,随后降低。出血后脑组织受到刺激或损伤,早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随着病情发展,脑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肌张力逐渐降低。对于有宫内窘迫等病史的新生儿,本身肌张力可能就存在一定异常,颅内出血会进一步干扰其肌张力的调节,使其肌张力改变更为复杂。
惊厥:可出现频繁的惊厥发作。颅内出血刺激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起惊厥。早产儿由于脑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发生惊厥,且惊厥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只是轻微的肢体抖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