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需综合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LA-B27、免疫球蛋白等)、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及脊柱功能检查(指地距、枕墙距等),医生会依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和病史选择合适检查项目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其中血常规部分患者有轻度贫血等表现,HLA-B27阳性率较高但阳性者不一定患病,免疫球蛋白部分患者可升高;X线是重要诊断方法,CT对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更敏感,MRI早期诊断价值更高;脊柱功能检查可评估脊柱活动度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HLA-B27: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较高,约90%左右的患者HLA-B27呈阳性,但HLA-B27阳性者不一定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为在普通人群中也有一定比例的HLA-B27阳性者。
免疫球蛋白:部分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尤其是IgA,其升高可能与疾病的免疫炎症反应相关。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方法之一,早期可表现为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甚至融合,脊柱可出现竹节样改变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青少年患者可能骶髂关节病变相对较轻且进展较慢,而成年患者病变可能更明显。
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比X线更敏感,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如软骨下骨板的侵蚀、破坏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MRI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更高,能更早发现骨髓水肿、滑膜炎等病变,在疾病早期就能检测到炎症改变,对于有疑似症状但X线和CT尚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患者,MRI检查可能会有阳性发现。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的人群,MRI检查能更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骶髂关节炎症。
其他检查
脊柱功能检查:包括指地距、枕墙距等检查,指地距是患者直立,双膝关节伸直,弯腰时指尖到地面的距离,枕墙距是患者直立,足跟、臀部、背部贴墙,双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距离,这些检查可评估脊柱的活动度,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脊柱外伤史的患者,这些检查能帮助判断脊柱功能是否受影响。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需要综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脊柱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病史等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