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需经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腰部疾病来诊断,非药物干预包括急性期减少腰部活动适当卧床休息、急性期后进行热敷、超短波或红外线等理疗,可短期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要注意特殊人群禁忌,康复锻炼有五点支撑法和小燕飞,生活中要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站久坐,孕妇避免长时间站立弯腰可在医生指导下轻柔拉伸,老年人锻炼强度适中,有基础疾病者用非甾体抗炎药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并关注相关情况。
一、评估诊断
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反复发作的隐痛或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通过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等其他腰部疾病以明确诊断。二、非药物干预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减少腰部过度活动,适当卧床休息可减轻腰椎负荷,缓解肌肉痉挛,帮助炎症消退。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可进行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部肌肉紧张状态;也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通过热效应和电磁场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三、药物辅助
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禁忌,如孕妇、消化道溃疡患者应慎用,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四、康复锻炼
1.五点支撑法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为支点抬起骨盆,尽量将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数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2.小燕飞
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将头部、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呈飞燕状,每次保持一定时间后放松,循序渐进增加锻炼强度,有助于改善腰部功能。五、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正确姿势
站立时收腹挺胸,使腰部挺直;坐位时应保持腰部紧贴座椅靠背,避免弯腰驼背,减轻腰部肌肉压力。
2.避免久站久坐
每隔30-60分钟起身活动腰部,放松肌肉,选择高度合适、具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和床垫,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六、特殊人群注意
1.孕妇
孕期腰部负担加重,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弯腰劳作,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柔的腰部拉伸锻炼,如缓慢左右转动腰部等,以维持腰部柔韧性。
2.老年人
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下降,锻炼时需注意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腰部损伤加重,若合并骨质疏松等疾病,锻炼应更谨慎,可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并定期监测腰部情况。
3.有基础疾病者
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腰部症状变化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