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累及多部位具相关病因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症状关节炎心脏炎等皮肤表现舞蹈病等依据修订Jones标准结合相关检查诊断清除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对症治疗分情况特殊人群需关注生长及用药规范等。
一、定义
小儿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心脏、关节、皮肤和皮下组织,多发生于5~15岁儿童及青少年,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二、病因
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当儿童机体感染该细菌后,免疫系统产生交叉免疫反应,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在冬春潮湿季节高发,且有一定家族易感性。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患儿多有发热,热型不规则,伴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多汗等。
2.关节炎:以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炎常见,如膝、踝、肘、腕等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
3.心脏炎:是小儿风湿热最严重的表现,可累及心肌、心内膜、心包。表现为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可闻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4.皮肤表现:
环形红斑:多见于躯干及四肢屈侧,呈淡红色环形或半环形,边缘稍隆起,环内皮肤正常。
皮下结节:常位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面或枕部、前额、棘突等骨质隆起处,为无痛性小结节,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度好。
5.舞蹈病:多见于女性儿童,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如面部怪异表情、挤眉弄眼、伸舌歪嘴、肢体大幅度动作等,常在情绪激动或注意力集中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四、诊断
主要依据修订的Jones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见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心电图检查可发现P-R间期延长等心肌受损表现。
五、治疗原则
1.清除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以彻底清除体内链球菌,防止病情复发。
2.对症治疗:针对心脏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炎症反应;关节炎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禁忌;舞蹈病可采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对症处理。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治疗时需格外关注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如心脏炎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直至急性期症状完全消失、血沉接近正常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护理过程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患儿舒适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