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诱发因素包括肌肉骨骼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肌肉骨骼因素有慢性劳损致局部微小损伤引发筋膜炎及急性损伤未恢复遗留慢性炎症发展为筋膜炎;环境因素包含长期寒冷潮湿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及气候变化致肌肉筋膜收缩引发炎症;其他因素涉及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肌肉筋膜组织及营养代谢因素中营养物质缺乏影响代谢和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一、肌肉骨骼因素
(一)慢性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时弯腰驼背,颈部和背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反复进行腰部的弯曲、扭转动作等,都会使肌肉、筋膜等组织受到过度牵拉,导致局部出现微小损伤,进而引发筋膜炎。这种情况在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年龄方面没有特定的限制,但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
(二)急性损伤未恢复
当身体受到急性的外伤,如扭伤、拉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损伤处的肌肉筋膜没有完全修复,就可能遗留慢性炎症,逐渐发展为筋膜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急性损伤未恢复而患病,比如运动爱好者在运动中发生肌肉拉伤后,如果恢复不彻底,就容易引发相关部位的筋膜炎。
二、环境因素
(一)寒冷潮湿
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筋膜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组织缺氧、缺血,容易诱发筋膜炎。例如,长期居住在地下室等潮湿环境中的人群,或者在寒冷季节没有做好保暖措施的人群,患筋膜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年龄上,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寒冷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差,更容易发病。
(二)气候变化
季节交替、气温骤变等气候变化也可能诱发筋膜炎。当气温突然下降时,肌肉筋膜会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发生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不同性别在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人,气候变化可能会加重筋膜炎的症状。
三、其他因素
(一)免疫系统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会攻击自身的肌肉筋膜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机体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容易并发筋膜炎。这类人群的年龄范围较广,不同性别都可能患病,且病史中往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情况。
(二)营养代谢因素
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如维生素D缺乏等,可能会影响肌肉筋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增加筋膜炎的发生风险。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筋膜弹性降低等,从而容易引发炎症。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营养代谢因素患病,尤其是饮食不均衡的人群,如素食者如果没有合理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患病风险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