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的治疗包括药物、物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炎症、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延缓进展、生物制剂对中重度活动性效果显著;物理治疗中运动疗法如游泳等可维持脊柱灵活性等,热疗能促进血液循环等;手术治疗包括脊柱矫形手术矫正严重畸形及关节置换手术改善大关节功能,各治疗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缓解脊柱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如塞来昔布等,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改善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等属于此类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甲氨蝶呤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对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病变等有一定治疗作用,有相关临床试验证实其对部分脊柱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效。
3.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生物制剂对于中重度活动性脊柱炎效果显著。以英夫利西单抗为例,它能特异性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阻断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可明显改善脊柱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进展。
二、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游泳是非常适合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脊柱的压力,患者在游泳过程中可进行全身运动,尤其对脊柱屈伸等活动有良好的锻炼作用,多项康复研究证实长期坚持游泳可改善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功能。瑜伽中的一些特定体式也有助于脊柱柔韧性的维持,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因动作不当加重病情。
2.热疗: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等热疗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热疗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组织的血液供应,加速炎症产物的代谢,临床观察发现热疗后脊柱炎患者的疼痛和僵硬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老年脊柱炎患者,热疗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因为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
三、手术治疗
1.脊柱矫形手术:当脊柱炎导致严重脊柱畸形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此手术。例如,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手术通过截骨、内固定等方式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功能,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脊柱畸形程度及周围神经、血管等情况,术后也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
2.关节置换手术:若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等大关节,出现严重功能障碍时可考虑髋关节置换术。通过置换病变的髋关节,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于老年脊柱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时,要特别关注其术后的感染风险及心肺功能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