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有腰骶部等隐匿间歇性疼痛僵硬、病情进展致脊柱活动受限畸形、外周关节受累及关节外眼部肺部等表现,查体有骶髂关节压痛、腰椎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脊柱畸形体征,青少年发病不典型进展快,女性症状轻需协同管理,老年症状不典型需兼顾骨质疏松。
一、症状表现
1.腰骶部疼痛与僵硬:多数患者早期出现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僵硬,疼痛呈隐匿性、间歇性,一般在早晨或长时间静止(如久坐、久卧)后加重,活动后可缓解,病情进展后疼痛可持续存在,且夜间痛较明显,部分患者可因疼痛惊醒。研究表明,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发症状为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炎症。
2.脊柱受累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脊柱活动逐渐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后期可出现脊柱畸形,如胸椎后凸、驼背,颈椎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体态,这与脊柱关节的炎症导致椎体间韧带骨化、脊柱僵硬有关。
3.外周关节受累:可累及膝、髋、肩、踝等外周关节,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其中髋关节受累较为常见,可导致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影响行走功能。约有1/4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外周关节受累。
4.关节外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部病变,如葡萄膜炎、虹膜炎,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还可能出现肺部病变,如肺上叶纤维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少数患者有心血管系统受累,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二、体征表现
1.骶髂关节压痛:医生查体时可发现骶髂关节部位有明显压痛,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2.腰椎活动受限:患者向前、后、侧方弯曲腰椎时活动度减小,通过“Schober试验”等检查可评估腰椎活动受限程度,该试验主要测量患者直立位时在棘突上水平线标记两点间距离,向前弯腰时两点间增加的距离小于正常范围,提示腰椎活动受限。
3.“4”字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一侧下肢屈膝屈髋并将足跟置于对侧膝上,检查者一手按住对侧髂嵴,一手下压屈曲侧膝部,若骶髂关节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4.脊柱畸形体征:病情晚期可见脊柱呈强直状态,胸椎后凸畸形,颈椎活动固定,患者头部前伸,不能平视前方,严重影响外观及功能。
三、不同人群特点影响
1.青少年患者:发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腰骶部疼痛可能较轻,易被忽视,且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关注脊柱生长发育情况,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防止脊柱畸形至关重要。
2.女性患者:相对男性发病症状可能较轻,病情进展较慢,但仍需规范治疗,因女性患者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影响病情变化,需在妇产科和风湿科协同管理下进行治疗。
3.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骨质流失等问题可能加重脊柱退变,治疗时需兼顾骨质疏松等相关问题,选择对骨骼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