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损伤晨起有疼痛活动受限,诱因包括睡眠姿势不当致颈部肌肉紧张及颈部受凉致血管收缩,症状为晨起颈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等,儿童、女性、长期伏案等人群有不同特点,非药物干预有局部热敷、轻柔颈部运动,预防需保持正确睡姿、注意颈部保暖。
一、定义阐释
正常情况下出现的落枕是颈部软组织(主要包括肌肉、韧带等)发生的一种常见损伤,多因颈部局部因素引发,表现为晨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常见诱因
(一)睡眠姿势不当
睡眠时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扭曲的异常位置,或所使用枕头的高度、硬度不合适,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超出肌肉正常耐受范围,进而引发肌肉痉挛与疼痛,导致落枕。例如,睡觉时颈部过度侧弯或过度前屈,都可能造成颈部肌肉劳损。
(二)颈部受凉
夜间睡眠时颈部暴露在外,受寒冷刺激后,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因缺血缺氧等因素出现收缩反应,从而增加落枕发生的几率。如在空调房睡眠时未做好颈部保暖,易引发落枕。
三、症状呈现
主要表现为晨起后颈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尤其在转动、屈伸颈部时疼痛加剧。局部肌肉有压痛感,触摸可发现紧张、痉挛的条索状硬结,疼痛可向肩部或背部放射。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一)儿童群体
儿童颈部肌肉、韧带相对脆弱,若白天颈部过度活动后未充分休息,或睡眠时姿势不良(如头部歪斜等),较易发生落枕。需注意其睡眠时应选择合适的枕头,且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后立即入睡。
(二)女性群体
部分女性经常佩戴不合适的头饰,可能影响颈部肌肉的正常状态,增加落枕风险。此外,女性颈部皮肤相对娇嫩,受寒冷刺激时更易引发颈部肌肉反应,需格外注意颈部保暖。
(三)长期伏案或低头人群
长期伏案工作者或经常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颈部肌肉本就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颈部肌肉放松程度相对较低,更易在睡眠中诱发落枕。这类人群应注意改善日常颈部姿势,睡前可适当进行颈部放松活动。
(四)有颈部既往损伤人群
颈部曾有损伤病史者,颈部组织的稳定性较差,发生落枕的概率相对更高。此类人群日常需更加留意颈部保护,睡眠时需特别注意姿势与颈部保暖。
五、非药物应对与预防
(一)非药物干预
1.局部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颈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可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轻柔颈部运动:缓慢进行颈部的转动、前后点头等轻柔伸展运动,但要避免剧烈大幅度运动,以防加重颈部损伤。例如,缓慢向左、向右转头,每次转动幅度适中,反复进行几次。
(二)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睡姿:选择高度合适(一般以一拳高为宜)、软硬适中的枕头,睡眠时使头颈处于自然舒适且中立的位置,避免头颈过度偏转或扭曲。
2.注意颈部保暖:夜间睡眠时尽量避免颈部暴露受冷,可适当增添衣物或使用颈巾等保护颈部,防止因受凉引发颈部肌肉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