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由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伴意识障碍,有全身性和局限性发作表现及发作后不同表现,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因素,发生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并及时就医,早产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惊厥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惊厥的定义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群突发的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二、惊厥的症状表现
1.发作时症状
全身性惊厥:最为常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可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发绀等。发作持续时间可从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例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四肢突然抽动,同时伴有眼神发直。
局限性惊厥:多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如面部(单侧眼睑、口角抽动)、手指或脚趾抽动,可呈阵挛性发作,一般意识清楚。
2.发作后的表现:惊厥停止后,患儿可能会有短暂的嗜睡、乏力等表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三、不同年龄段惊厥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新生儿期
新生儿惊厥表现不典型,常为轻微的肌肉抽动,如呼吸暂停、眼球转动、面部局部肌肉抽搐等,不易被发现。这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脑功能调节不稳定有关,常见原因有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等。
2.婴儿期
婴儿惊厥多与高热、低血钙等因素相关。高热惊厥较为常见,一般在体温骤升时发生,发作前多有发热,发作后精神状态相对较好。低血钙引起的惊厥,患儿可能伴有烦躁不安、易惊等表现,血钙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是重要因素。
3.幼儿及儿童期
此阶段惊厥原因较为复杂,除了高热外,还可能与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癫痫等有关。颅内感染引起的惊厥,患儿常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异常。癫痫引起的惊厥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脑电图检查往往有异常放电表现。
四、惊厥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原则(基于儿科安全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如果口腔内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
2.防止受伤:在患儿抽搐时,不要强行按压患儿肢体,可在其身边放置柔软的物品,避免患儿碰撞受伤。
3.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患儿惊厥发作,应立即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查明惊厥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五、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患儿等)惊厥的注意事项
1.早产儿
早产儿发生惊厥时更需谨慎处理,因为其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要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在就医过程中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早产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这是因为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对惊厥的耐受性更差,且容易合并其他多种并发症。
2.有基础疾病患儿
如患有癫痫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儿,出现惊厥时应按照其基础疾病的管理原则进行处理,同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措施,避免因惊厥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