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受多种因素影响,肌肉因素方面有睡眠姿势不当致颈部肌肉疲劳痉挛及颈部肌肉劳损使肌肉弹性耐受性下降;颈椎因素包括颈椎退变致稳定性下降及颈椎关节紊乱使颈部肌肉受力不均衡;其他因素有寒冷刺激致颈部肌肉缺血痉挛及体质较弱者因调节能力差易落枕。
一、肌肉因素
1.睡眠姿势不当:睡眠时如果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如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者睡眠中频繁翻身等,会使颈部肌肉处于过度伸展或扭曲状态,导致肌肉疲劳、痉挛,容易引发落枕。例如,研究表明,不合适的枕头高度会改变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进而影响颈部肌肉的平衡,增加落枕发生的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受此影响程度不同,年轻人由于颈部肌肉相对较发达,但如果长期不良姿势也易出现问题;老年人颈部肌肉本身相对松弛,更易因姿势不当引发落枕。
2.颈部肌肉劳损:长期从事低头工作,如伏案办公、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慢性劳损。肌肉劳损后其弹性和耐受性下降,在睡眠中稍有不适就可能引发落枕。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代谢产物堆积,肌肉更容易疲劳,从而增加落枕的发生几率。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差异不大,但长期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可能有不同表现,比如从事电脑相关工作的人群无论男女都易出现颈部肌肉劳损。
二、颈椎因素
1.颈椎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发生退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颈椎退变会使颈椎的稳定性下降,椎间关节的灵活性改变,在睡眠中颈部轻微的活动就可能引发落枕。老年人由于年龄因素,颈椎退变较为常见,据相关研究,50岁以上人群中颈椎退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不同年龄阶段中,老年人是颈椎退变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加,颈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下降,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情况逐渐出现,导致颈部结构稳定性变差,容易落枕。
2.颈椎关节紊乱:颈椎关节紊乱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颈部突然扭转、外伤等。颈椎关节紊乱会影响颈部的正常活动,使颈部肌肉受力不均衡,进而引发落枕。对于有过颈部外伤史的人群,颈椎关节紊乱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在睡眠中颈部稍有不适就可能诱发落枕。不同病史人群中,有颈部外伤史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颈部的保护,以减少落枕的发生。
三、其他因素
1.寒冷刺激:颈部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引起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肌肉缺血、痉挛,从而增加落枕的发生风险。在秋冬季节,若睡眠时颈部保暖不当,就容易因寒冷刺激引发落枕。不同季节中,秋冬季节是寒冷刺激导致落枕的高发时段,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对寒冷更为敏感,需要特别注意颈部保暖。
2.体质因素:某些体质较弱的人群,身体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颈部肌肉和颈椎的耐受性也较低,更容易出现落枕情况。例如,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颈部肌肉的营养供应相对不足,肌肉的柔韧性和耐力较差,易发生落枕。不同体质人群中,体质虚弱者需要通过加强营养、适当锻炼等方式来增强体质,降低落枕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