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临床表现评估,有下腰背痛等表现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有差异;实验室检查中HLA-B27检测有辅助价值,炎症指标可反映炎症状态但不特异;影像学检查包括骶髂关节X线、CT、MRI,各有不同优势;诊断常用修订的纽约标准,需综合多方面结果判断,不典型病例需密切随访复查
一、临床表现评估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出现下腰背痛,一般起病隐匿,疼痛位置多在骶髂关节及下腰部,疼痛性质为隐痛、钝痛,夜间痛或休息痛比较明显,活动后可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疼痛,以髋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多见,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足跟痛等肌腱端炎表现。同时,患者可能伴有晨僵,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上,活动后可改善,但病情活动时晨僵会加重。不同年龄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青少年患者外周关节受累相对更多见,而成年患者中轴关节受累更突出;男性患者发病相对较多且病情可能更重一些。有家族史的人群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相对较高,需格外关注自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HLA-B27检测:HLA-B27阳性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但并非所有HLA-B27阳性者都会患强直性脊柱炎,只是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一般采用基因检测等方法进行HLA-B27检测。
2.炎症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常升高,这反映了体内的炎症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炎症指标升高并不特异,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所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骶髂关节X线检查:早期骶髂关节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骶髂关节面模糊、间隙狭窄、硬化等改变。但X线检查对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2.骶髂关节CT检查: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率CT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测比X线更敏感,能够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改变,如关节面的小囊变、骨质侵蚀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更高,能够发现X线和CT难以察觉的早期骨髓水肿、滑膜炎等病变,对于疑似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MRI表现可能类似,但需要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对于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重视MRI等早期影像学检查。
四、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是修订的纽约标准。临床标准为:①下腰背痛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正常人。放射学标准为:骶髂关节炎双侧≥Ⅱ级或单侧Ⅲ-Ⅳ级。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及以上临床标准者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不典型病例,可能需要密切随访,定期复查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例如,对于年轻男性出现反复下腰背痛、晨僵,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有早期改变的情况,要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并按照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