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的临床表现
脑栓塞是各种栓子致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致相应脑区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因栓塞血管而异,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有突发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运动、感觉、言语、吞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还有原发病表现及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其具体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及时识别对早期诊治至关重要。
一、神经系统症状
1.突发起病:脑栓塞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这是因为栓子突然堵塞血管,导致相应脑区血流中断。例如,患者可能正在正常行走或进行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利等症状。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障碍:常见的是对侧肢体的偏瘫,表现为肢体无力、活动受限。这是由于脑部运动中枢及其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对肢体运动的控制。比如,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可能出现左侧肢体的偏瘫,导致左侧肢体不能正常抬起、行走困难等。
感觉障碍:可出现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对侧身体的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功能下降。例如,用针轻刺患者左侧身体,患者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疼痛。
言语障碍:如果栓塞发生在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可出现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混乱,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比如,患者无法准确说出想要表达的词汇,或者说话内容让人难以理解其意图。
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这是因为支配吞咽功能的神经或脑组织受损,导致吞咽动作不协调。吞咽困难可能引起呛咳,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或伴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中更需注意。
意识障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与脑栓塞导致大面积脑组织缺血坏死,影响了大脑的觉醒和意识维持功能有关。例如,大面积脑栓塞患者可能很快陷入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无明显反应。
二、其他伴随表现
1.原发病表现:脑栓塞往往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表现。例如,如果是心源性栓子,患者可能有心脏病史,如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等,可表现为心悸、胸闷、心脏杂音等。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收缩功能异常,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就可导致脑栓塞。如果是动脉源性栓子,患者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症状,像高血压患者可能有头晕、头痛等血压波动时的表现。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引起。当脑栓塞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增加时,就会刺激脑膜和神经,引起头痛、呕吐,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升高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需密切观察是否有异常表现;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颅内压升高的耐受性可能较差,更要警惕病情变化。
总之,脑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其具体表现取决于栓塞血管的部位、范围及侧支循环代偿等情况。及时识别脑栓塞的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