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
慢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包括患牙症状表现和患牙检查体征。患牙症状有一般无明显自发痛但有咀嚼不适或轻微咬合痛,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咬合痛,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牙龈有窦道形成且挤压有脓液流出;患牙检查体征为大多有深龋等牙体情况,牙髓活力一般无反应,叩诊有轻度疼痛或不适,X线片可见根尖周有低密度透射影,且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患者表现有差异。
1.患牙症状表现:
疼痛:一般无明显的自发痛,但是可能有咀嚼不适或轻微的咬合痛。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咬合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患者能够明确指出患牙。例如,部分患者在进食时,患牙接触到食物会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根尖周组织存在炎症,咬合压力刺激了根尖周的神经末梢。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用患侧咀嚼,而成年患者可能更能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和程度。对于有既往病史的患者,若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疼痛会明显加剧,呈现出自发痛、阵发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窦道形成:部分患者的患牙相应的唇颊侧或舌腭侧牙龈上可能出现窦道开口。窦道口呈小孔状,挤压时可有少量脓液流出。窦道的存在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个典型表现,其形成是由于根尖周的炎症通过牙周膜向牙龈结缔组织扩散,突破牙龈组织形成的排脓通道。不同性别患者的窦道出现概率无明显差异,但窦道的形态和分泌物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口腔卫生差的患者,窦道可能更容易反复出现且不易愈合。
2.患牙检查体征:
牙体情况:患牙大多有深龋、牙体缺损或曾有牙髓治疗史等。例如,深龋的龋洞可能已经接近牙髓,细菌及其毒素容易通过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进而引起根尖周病变。不同年龄的患者牙体病变的原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爱吃甜食导致龋坏,而成年人可能与牙齿的磨耗、外伤等因素有关。有既往病史涉及牙齿外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的牙体表现。
牙髓活力测试:牙髓活力一般无反应。这是因为根尖周的炎症已经影响到牙髓的血运和神经,牙髓组织大多已经坏死。对于儿童患者进行牙髓活力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工具,由于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操作需要更加轻柔准确。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叩诊情况:叩诊时有轻度疼痛或不适,叩痛(±)~(+)。通过叩诊可以初步判断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情况,叩诊疼痛提示根尖周有炎症刺激。不同性别患者对叩诊疼痛的感知差异不大,但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不能准确配合叩诊检查,需要医生仔细操作并结合其他表现判断。有牙周病史的患者,叩诊表现可能会与单纯根尖周炎有所不同,需要鉴别诊断。
X线表现:根尖周X线片可见根尖周有低密度的透射影。透射影的大小、形态因病变程度而异。轻度的慢性根尖周炎可能表现为根尖周膜间隙增宽,随着病变的进展,会出现根尖周骨质吸收形成的低密度区。不同年龄患者的X线表现可能在骨质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上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质代谢活跃,病变进展可能相对较快。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骨质代谢受到影响,根尖周病变的X线表现可能会与一般情况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