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颅内出血的症状及相关注意事项:症状包括意识改变,如嗜睡、烦躁不安、昏迷;呕吐,有喷射性呕吐、频繁呕吐;头部症状,如头部血肿、囟门饱满或隆起;眼部症状,如瞳孔大小不等、眼球震颤;肢体运动异常,如一侧肢体活动减少、抽搐。家长对婴儿摔后可能出现的颅内出血需格外关注,日常做好防护,婴儿摔倒后即便当时无症状也应密切观察72小时,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就医,特殊病史婴儿摔倒后更要密切关注、及时评估。
一、意识改变
1.嗜睡:婴儿可能比平时睡眠时间明显增多,且不易唤醒,唤醒后也很快再次入睡。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可能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研究表明,约30%50%的婴儿颅内出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症状。
2.烦躁不安:与嗜睡相反,部分婴儿会表现出异常烦躁,难以安抚。颅内出血引发的颅内压升高或局部脑组织受刺激,可使婴儿感到不适,从而出现烦躁表现。在临床观察中,约20%30%的婴儿颅内出血会伴有烦躁不安。
3.昏迷:严重颅内出血时,婴儿可陷入昏迷状态,对各种刺激如声音、疼痛等均无反应。这表明颅内出血已对大脑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是病情危急的表现。
二、呕吐
1.喷射性呕吐:这是婴儿颅内出血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颅内压升高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胃部内容物快速、有力地喷射而出。通常在头部受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约40%60%的颅内出血婴儿会有喷射性呕吐症状。
2.频繁呕吐:呕吐次数可明显增多,不同于一般胃肠道不适引起的偶尔呕吐。其原因也是颅内压升高,反复刺激呕吐中枢所致。
三、头部症状
1.头部血肿:头部受伤处常可出现血肿,表现为局部隆起,边界清晰,触摸有波动感。头部血肿的存在提示头部受到了外力撞击,虽然并非所有头部血肿都会伴有颅内出血,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
2.囟门变化:婴儿囟门未闭合,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囟门可出现饱满、张力增高的情况,原本平坦柔软的囟门会变得紧绷。部分婴儿还可能出现囟门隆起,高于周围颅骨平面。
四、眼部症状
1.瞳孔改变:双侧瞳孔可能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影响了动眼神经等神经功能,导致瞳孔调节失常。瞳孔的变化对判断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及部位有重要意义。
2.眼球异常运动:如眼球震颤,婴儿眼球会出现不自主、有节律的摆动。这可能是由于颅内病变影响了眼球运动相关的神经或中枢,干扰了眼球运动的正常控制。
五、肢体运动异常
1.一侧肢体活动减少:颅内出血可能损伤支配肢体运动的神经组织,导致婴儿一侧肢体活动比另一侧明显减少,活动时力量减弱。这是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需要高度警惕。
2.抽搐:部分婴儿会出现抽搐症状,表现为肢体、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可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的发生是由于颅内出血刺激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痉挛。
温馨提示:对于婴儿摔后可能出现的颅内出血,家长需格外关注。婴儿头部相对较大且颈部肌肉力量薄弱,摔倒时头部易先着地受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防护措施,如在婴儿活动区域铺上柔软的地垫等。一旦婴儿摔倒,即便当时无明显症状,也建议密切观察至少72小时。若出现上述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就医途中尽量减少婴儿头部晃动,保持安静。对于有早产、低体重等特殊病史的婴儿,因其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完善,摔倒后更需密切关注,及时评估颅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