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是否要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有破裂风险或出现相关症状的脑动脉瘤通常需治疗;小型且稳定及高龄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等情况的脑动脉瘤暂不紧急治疗;儿童、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既往病史等不同人群的脑动脉瘤有特殊情况需考虑。
一、需治疗的情况
1.有破裂风险的脑动脉瘤:部分脑动脉瘤存在破裂的潜在可能,一旦破裂会引发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例如,大型或宽颈的脑动脉瘤,根据相关研究,其破裂风险相对较高。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A、MRA等)可评估脑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等特征来判断破裂风险。对于这类有较高破裂风险的脑动脉瘤,通常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等。
2.出现相关症状的脑动脉瘤:有些脑动脉瘤会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症状,如压迫动眼神经导致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当脑动脉瘤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需要考虑治疗。比如因脑动脉瘤压迫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头痛、视力下降等情况,就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二、暂不紧急治疗的情况
1.小型且稳定的脑动脉瘤:一些非常小的脑动脉瘤,经长期随访观察,其大小、形态等无明显变化,破裂风险极低。对于这类脑动脉瘤,可密切观察,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如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头颅CTA或MRA检查,监测脑动脉瘤的变化情况。但即使是暂不紧急治疗,也需要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等,因为血压波动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脑动脉瘤的状态。
2.高龄且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的脑动脉瘤:对于年龄较大,同时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其脑动脉瘤破裂风险非常低,且手术或介入治疗风险极高时,可能会选择暂不进行积极的治疗,而是重点控制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例如一位80岁高龄,同时患有严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其脑动脉瘤非常小且稳定,此时手术治疗可能会因为患者基础疾病多而面临较大风险,就可能采取保守观察的策略,但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脑动脉瘤的变化。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脑动脉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现需要谨慎评估。儿童脑动脉瘤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要充分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儿童脑动脉瘤的治疗决策更需综合多学科评估,如神经外科、儿科等多学科会诊,根据脑动脉瘤的具体情况权衡治疗的利弊。例如,若儿童脑动脉瘤有一定破裂风险且身体状况允许,可能会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相对微创的治疗方式,但要密切关注治疗后的生长发育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2.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脑动脉瘤的管理有所不同。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脑动脉瘤的状态,若妊娠前已发现脑动脉瘤,妊娠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脑动脉瘤的变化,因为妊娠可能会增加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分娩方式等也需要根据患者及脑动脉瘤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以保障母婴安全。
3.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对于有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脑动脉瘤患者,在考虑治疗的同时,需要劝导其改变生活方式。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饮酒也可能影响血压等,这些都不利于脑动脉瘤的病情控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脑动脉瘤破裂等风险,促进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4.有既往病史的患者:若患者有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史,如严重的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在选择脑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一些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或进行相关治疗时需要权衡,介入治疗中使用的某些造影剂等可能会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此时需要综合评估治疗收益与风险,选择相对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或采取相应的保护肾功能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