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前提,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临床表现,痛风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症,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会影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男性风险高于女性,老年人概率相对高,高嘌呤饮食、肥胖、缺乏运动是重要危险因素,有肾脏疾病或代谢综合征病史者易发病。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前提
尿酸的代谢:人体尿酸主要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来源,内源性尿酸约占80%,由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代谢产生;外源性尿酸约占20%,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经消化吸收而来。尿酸生成后,经肾脏排泄是其主要的代谢途径,约占尿酸排泄总量的70%,另外30%经肠道细菌分解代谢。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和)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一般来说,男性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作的关联: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尿酸会以单钠尿酸盐晶体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当这些晶体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时,会引发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急性炎症表现,这就是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据临床研究统计,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而且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的风险就越高。例如,一些长期血尿酸控制不佳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症
痛风发作时的血尿酸情况: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大多数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是升高的,但也有少数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这可能与发作时体内应激状态导致尿酸动员增加,而发作后尿酸又重新分布有关。不过,从长期来看,痛风患者往往存在血尿酸代谢异常的基础,在缓解期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降尿酸治疗,血尿酸通常仍会高于正常水平。例如,很多痛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若不控制饮食和服用降尿酸药物,血尿酸会逐渐再次升高,增加痛风复发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对痛风患者的影响: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更多的尿酸盐晶体沉积,进一步加重关节损伤和肾脏损害等并发症。一方面,关节内反复的尿酸盐晶体沉积会引起慢性炎症,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影响关节功能,使患者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另一方面,尿酸盐晶体在肾脏沉积可引起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肾脏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比如,长期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中,约有20%-25%会合并尿酸性肾结石,而肾脏功能受损又会进一步影响尿酸的排泄,形成恶性循环。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年龄与性别:一般来说,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生理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代谢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下降,老年人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老年男性由于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加上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影响,更容易出现血尿酸升高及痛风发作。
生活方式:高嘌呤饮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酒类(尤其是啤酒)等富含嘌呤的食物,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肥胖也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诱因,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同样不利于尿酸的代谢,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尿酸的排泄,而长期不运动则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经常暴饮暴食、爱吃高嘌呤食物且缺乏运动的中年男性,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几率明显高于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
病史: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受损,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比如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往往升高。此外,有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尿酸代谢紊乱,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风险。这些患者由于本身存在多种代谢异常,相互影响,使得尿酸的生成、排泄等代谢过程更容易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