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伤按暴力损伤类型分为直接暴力损伤与间接暴力损伤,且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直接暴力损伤包括加速性损伤,即静止头部受外力打击做加速运动致着力点脑组织挫伤;减速性损伤,运动头部撞静止物体,着力点及对侧常出现脑挫伤;挤压性损伤,头部受多方向外力挤压致颅骨变形引发脑挫伤。间接暴力损伤有传递性损伤,身体其他部位受力经脊柱传导至头部致脑挫伤;挥鞭样损伤,因车辆突然加减速致头部像挥鞭摆动,引起脑组织剪切、拉伸损伤。特殊人群方面,儿童颅骨薄、脑组织不成熟,受伤后需密切观察;老年人脑萎缩且多有基础疾病,受伤后应尽快就医;孕妇头部受伤会危及自身与胎儿,就医需告知怀孕情况,以便谨慎检查治疗。
一、直接暴力损伤
1.加速性损伤:当头部处于静止状态,突然受到外力打击,头部沿外力作用方向做加速运动,此时着力部位的脑组织因与颅骨内面碰撞而发生挫伤。例如,在交通事故中,行人头部突然被车辆撞击,头部迅速加速,着力点处的脑组织就容易受伤。这类损伤通常在着力点处形成脑挫伤,损伤程度与外力大小、作用面积及速度等相关。外力越大、作用面积越小、速度越快,脑挫伤往往越严重。
2.减速性损伤:头部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撞击到静止物体,头部由运动转为静止,脑组织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与颅骨内面发生摩擦、碰撞,不仅在着力点处形成脑挫伤,在着力点对侧也常出现对冲性脑挫伤。如在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就容易引发这种损伤。着力点处损伤主要是由于颅骨变形和脑组织直接撞击颅骨内板所致;而对冲伤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脑组织在颅内的移动、旋转以及颅内压力变化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头部运动速度越快、撞击物体越坚硬,损伤越严重。
3.挤压性损伤:头部受到两个或多个方向的外力挤压,颅骨变形导致脑组织受压、移位,引起脑挫伤。常见于塌方、建筑物倒塌等事故中,头部被重物挤压。这种情况下,脑组织不仅受到直接的压力,还可能因颅骨变形造成血管破裂、神经损伤等。损伤范围和程度取决于挤压的力度、部位以及持续时间。挤压力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脑挫伤越广泛且严重。
二、间接暴力损伤
1.传递性损伤:暴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通过脊柱等传导至头部,引起颅内脑组织的损伤。例如,高处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沿脊柱向上传导至头部,可导致脑挫伤。这种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于外力在传导过程中,引起颅内压力变化和脑组织的移位。损伤程度与传导的暴力大小、脊柱的缓冲能力等因素有关。如果暴力较大且脊柱缓冲能力有限,就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脑挫伤。
2.挥鞭样损伤:多见于车祸等事故中,当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时,头部由于惯性作用相对身体发生快速的前后或左右摆动,就像挥鞭一样,导致脑组织在颅内发生剪切、拉伸等损伤。颈部肌肉和韧带的过度牵拉也可能间接影响到颅内结构。这种损伤常累及脑白质纤维,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损伤程度与头部摆动的幅度、速度以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摆动幅度越大、速度越快、持续时间越长,脑挫伤越严重。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颅骨相对较薄且富有弹性,但脑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对损伤的耐受性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进行危险的活动,如攀爬高处、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儿童发生头部外伤后,即使当时症状不明显,也应密切观察,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不适。一旦出现呕吐、嗜睡、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这是因为儿童脑挫伤后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脑萎缩,颅内空间相对增大,头部受到外力时脑组织更容易在颅内发生移位和碰撞。同时,老年人多合并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基础疾病,受伤后更容易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老年人外出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如果不慎头部受伤,无论损伤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这是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弱,且基础疾病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3.孕妇:孕妇头部受伤不仅会对自身造成影响,还可能危及胎儿。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使得孕妇行动相对不便,更应注意避免头部受伤。若发生头部外伤,在就医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医生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会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这是因为一些检查(如X线等)和药物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要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