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落枕的常见原因包括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度不合适、睡姿不正确、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有颈椎病史等)、颈部受寒(夜间颈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致肌肉痉挛)、颈部肌肉劳损(长期低头工作、不同职业人群、有颈部外伤病史等);表现为晨起后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诊断通过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时借助影像学检查;预防措施有调整睡眠姿势与枕头(保持正确姿势、选合适枕头)、注意颈部保暖(睡眠时护颈、季节交替尤其注意)、避免颈部劳损(定时休息做颈部伸展活动、不同职业人群选合适锻炼方式、有外伤史者遵医嘱康复锻炼)。
一、经常性落枕的常见原因
1.睡眠姿势不当
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正确,如长时间过度扭转颈部、颈部过度弯曲等,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非正常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落枕。例如,枕头过高会使颈部前屈过度,颈部肌肉被拉长处于紧张状态;枕头过低则会使颈部过度后仰,同样会造成肌肉劳损,长期如此就容易经常性落枕。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合适的枕头高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人枕头高度以8~15厘米为宜,儿童可适当降低。
不同性别在睡眠姿势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比如部分女性可能更倾向于侧卧且枕头选择不当,男性可能在仰卧时姿势不佳等情况都可能引发经常性落枕。
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身体的肌肉等组织处于相对疲劳状态,颈部肌肉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因睡眠姿势问题出现经常性落枕。
有颈椎病史的人群,本身颈椎的稳定性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就可能存在问题,睡眠时轻微的姿势不当就容易诱发经常性落枕。
2.颈部受寒
夜间睡眠时颈部暴露在外,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肌肉痉挛,出现落枕。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如果没有做好颈部保暖,更容易发生经常性落枕。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颈部受寒引发经常性落枕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颈部受寒后恢复能力差,也更容易经常性落枕。
3.颈部肌肉劳损
长期从事低头工作,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会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慢性劳损。当颈部肌肉力量减弱、柔韧性下降时,就容易出现经常性落枕。不同职业人群发生颈部肌肉劳损的概率不同,像办公室职员、电脑程序员等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是颈部肌肉劳损的高发人群,也就更容易经常性落枕。性别方面,虽然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且颈部姿势不当的男性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颈部肌肉劳损进而导致经常性落枕。有颈部外伤病史的人群,颈部肌肉在恢复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修复和锻炼,也容易出现经常性落枕。
二、经常性落枕的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晨起后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疼痛可向肩部或背部放射。颈部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者常因颈部疼痛而不敢转动头部。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愿意活动颈部等;老年人可能还会伴有头晕等不适,但相对不典型。
2.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睡眠姿势、颈部受寒情况、颈部劳损情况等,再结合体格检查,观察颈部的外观、活动度等,一般即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能会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以排除颈椎器质性病变等情况。对于有颈椎病史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可帮助医生判断颈椎的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颈椎退变等情况。
三、经常性落枕的预防措施
1.调整睡眠姿势与枕头
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尽量避免颈部过度扭转或弯曲。选择合适高度、硬度的枕头,一般以能保持颈椎生理曲度为宜。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选择合适的儿童枕头;老年人可选择稍硬一些且能支撑颈部的枕头。不同性别在枕头选择上可能没有本质区别,但女性可能更关注枕头的舒适度和外观等因素,在选择时仍需以符合颈椎生理曲度为首要标准。
2.注意颈部保暖
睡眠时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寒。可使用合适的颈枕或盖好被子护住颈部。在季节交替时,更要格外注意颈部的保暖,防止因颈部受寒引发经常性落枕。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差,更要加强颈部保暖措施。
3.避免颈部劳损
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注意定时休息,进行颈部的伸展活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可以每工作1~2小时就进行5~10分钟的颈部拉伸运动,如左右转动头部、前后屈伸头部等。不同职业人群可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选择合适的颈部锻炼方式,男性如果从事重体力劳动,在工作间隙也可适当进行颈部放松活动。有颈部外伤病史的人群,在恢复期间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颈部康复锻炼,以预防颈部肌肉劳损导致经常性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