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摔伤颅内出血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注意事项,轻度颅内出血有短暂意识模糊等表现,中重度有不同程度昏迷等,还会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瞳孔变化、肢体运动和语言障碍等,生命体征上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节律异常,儿童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恢复弱且易致基础病加重,孕妇要兼顾母体和胎儿安全
一、意识障碍
1.轻度后脑摔伤颅内出血:可能仅表现为短暂的意识模糊,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患儿(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对周围环境反应稍显迟钝,但很快能恢复清醒,成人可能自我感觉短暂的头晕、脑子发懵但仍能保持基本的认知和行动能力。
2.中重度后脑摔伤颅内出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昏迷程度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判断,GCS评分越低表明昏迷程度越重。严重时患者可能长时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几乎无反应,儿童可能表现为长时间不哭闹、对疼痛刺激(如按压甲床)无明显躲避等反应,成人则完全失去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
二、头痛呕吐
1.头痛:是常见症状之一,由于颅内出血后血肿形成,刺激脑膜及周围神经等结构引起。后脑摔伤颅内出血患者多表现为头部枕部或全头部的胀痛、刺痛等。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头痛,但会出现哭闹不安、用手频繁触摸头部等表现;成人则能明确诉说头部疼痛的部位和性质。
2.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当颅内出血导致血肿增大,颅内压逐渐升高时,就会出现呕吐症状。儿童可能在头痛后随即出现呕吐,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成人也是先有头痛,随后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后头痛可能短时间内稍有缓解,但很快又会加重。
三、神经系统体征
1.瞳孔变化:如果颅内出血情况加重,压迫动眼神经等,可能会出现瞳孔异常。例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提示颅内有脑疝形成的可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儿童和成人都会出现此类情况,但儿童由于表达和配合检查相对困难,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地观察瞳孔变化;成人则可以通过自身感受和配合检查来辅助判断病情。
2.肢体运动障碍:后脑摔伤颅内出血可能损伤颅内运动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肢体运动异常。如果损伤对侧的运动中枢,会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表现为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儿童可能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减少、肌张力异常等,成人则可明显感觉到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持物、行走等。
3.语言障碍:若出血影响到语言中枢,成人可能出现失语症,表现为不能说话、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等;儿童如果语言中枢受累,可能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等情况,但由于儿童本身语言发育尚不完善,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四、生命体征变化
1.血压:颅内出血后,机体为了保证脑部血供,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尤其是在颅内压升高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等机制使血压代偿性升高。儿童和成人都会出现血压升高,但儿童的血压调节机制相对不如成人成熟,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成人则可以通过血压监测来辅助评估颅内压情况。
2.心率:一般颅内出血后,尤其是病情较重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减慢的现象,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迷走神经所致。儿童和成人都会有心率变化,但儿童的心率本身相对较快,出现心率减慢时更需要密切关注;成人则可以通过心率的变化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呼吸:严重的后脑摔伤颅内出血可能会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异常,如出现潮式呼吸、呼吸浅快或深慢等。儿童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颅内出血的影响而出现呼吸改变;成人则可以通过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后脑摔伤颅内出血时,由于其颅骨相对较软,颅内缓冲空间相对较大,可能症状表现不典型,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哭闹、呕吐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而且儿童在就医检查时,要尽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检查,如头颅CT等,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2.老年人:老年人后脑摔伤颅内出血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恢复能力较弱。本身可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颅内出血后容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控制,同时要密切观察颅内出血的变化情况,因为老年人对颅内压升高的耐受性较差,更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孕妇:孕妇后脑摔伤颅内出血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不仅要考虑母体的病情,还要考虑胎儿的安全。颅内出血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胎儿的血供,所以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手段,既要及时控制母体的颅内出血情况,又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