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的症状
脊柱炎有脊柱相关症状(疼痛、活动受限)、外周关节症状(髋关节、膝关节受累)、关节外症状(眼部、肺部、心脏受累),不同年龄(青少年、中老年)、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且症状重,女性特殊时期症状有波动)、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影响)及病史(既往感染史、家族史影响)对其症状有不同影响。
一、脊柱炎的常见症状
(一)脊柱相关症状
1.疼痛
早期多表现为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等,具有隐匿性、间歇性特点,一般在劳累、久坐、久站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逐渐累及整个脊柱,疼痛程度也会加重,疼痛范围可能从腰骶部向上蔓延至胸背部等。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常出现骶髂关节疼痛,约90%的患者首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
夜间痛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在睡眠中因疼痛醒来,这是脊柱炎的一个特点,与白天活动后炎症反应相对减轻,夜间相对安静,炎症因子积聚有关。
2.脊柱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发展,脊柱的活动度会逐渐受限。患者早期可能感觉弯腰、转身等动作不如以前灵活,病情严重时,脊柱可能出现强直,导致脊柱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出现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弯腰拾取物品等基本活动都可能受到极大限制。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晚期可出现脊柱呈“竹节样”改变,脊柱活动几乎完全丧失。
(二)外周关节症状
1.髋关节受累
是脊柱炎常见的外周关节受累部位,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跛行等症状。髋关节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膝关节受累
部分脊柱炎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可能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导致上下楼梯困难等情况。膝关节受累时,局部可出现红肿表现,炎症明显时关节腔可能有积液。
(三)关节外症状
1.眼部症状
约25%的脊柱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受累,常见的有葡萄膜炎、虹膜炎等。患者可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视力。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葡萄膜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可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肺部症状
病程较长的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现肺部病变,如肺上叶纤维化等。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活动后气短症状可能加重。肺部病变是脊柱炎较为严重的关节外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3.心脏症状
少数脊柱炎患者可出现心脏受累,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对脊柱炎症状的影响
(一)年龄因素
1.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发生脊柱炎,如强直性脊柱炎,起病相对隐匿,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的生长和炎症的影响可能导致脊柱畸形的发展相对较快,且疼痛可能影响其体育活动和学习生活,对其身心发育都有较大影响。例如,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脊柱畸形,影响身高和体态。
2.中老年
中老年患者的脊柱炎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慢,但关节破坏和功能受限等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中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疼痛和功能受限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
(二)性别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更为严重,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女性患者的脊柱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症状可能会有波动。例如,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产后也可能出现症状复发或加重的情况。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久坐
长期久坐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患脊柱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久坐会加重脊柱的负担,导致脊柱周围肌肉紧张,加重脊柱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长期久坐还可能影响腰部的血液循环,使炎症因子积聚,进一步加重脊柱炎的病情。
2.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的人,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较弱,对脊柱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导致脊柱的稳定性下降,进而诱发或加重脊柱炎的症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有助于缓解脊柱炎的症状。
(四)病史因素
1.既往有感染史
既往有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病史的人群,患脊柱炎的风险可能增加。例如,肠道感染中的某些细菌感染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相关,既往有这些感染病史的患者,在后续发展中更容易出现脊柱炎的相关症状,且病情可能相对更难控制。
2.有脊柱炎家族史
有脊柱炎家族史的人群,遗传易感性较高,患脊柱炎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脊柱相关症状,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