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常见原因包括口腔局部因素(如牙龈炎、牙周炎、不良修复体、刷牙方法不当)和全身因素(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表现有刷牙、咬硬物等时出血;相关检查包括口腔检查和血液检查;应对措施有口腔局部治疗和针对全身因素处理;预防措施有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均衡饮食、定期口腔检查、谨慎用药,且不同人群在牙龈出血发生和应对上有差异。
一、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
1.口腔局部因素
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会引起牙龈的炎症反应。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血。研究表明,口腔卫生状况差的人群,牙龈炎的发生率较高,而良好的口腔清洁可以有效改善牙龈炎导致的牙龈出血情况。例如,每天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措施能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从而缓解牙龈出血。
牙周炎:这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疾病,除了有牙龈炎的局部刺激因素外,还存在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情况。牙周炎会进一步破坏牙龈组织和牙周支持结构,导致牙龈出血更为明显,且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的牙周炎如果不治疗,会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和功能。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可能会对牙龈造成持续的机械刺激,引起牙龈出血。例如,修复体边缘不贴合,或者与牙龈组织的接触关系不佳,长期摩擦牙龈就会导致出血。
刷牙方法不当:使用硬毛牙刷、刷牙力度过大等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血。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地清洁牙齿。
2.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再如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凝血因子异常,从而引起牙龈出血,还可能伴有发热、贫血等其他表现。
内分泌紊乱:在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和出血,即妊娠期龈炎。另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的细菌容易滋生,且自身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也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
其他:一些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风险增加。此外,一些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等,会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也可能引起牙龈出血。
二、牙龈出血的表现及相关检查
1.表现
牙龈出血可以表现为刷牙时出血、咬硬物时出血、晨起时口水带血等不同形式。轻度的牙龈出血可能只是在刷牙或咀嚼时偶尔出现少量血丝,而严重的牙龈出血可能会出现较多量的出血,甚至难以自行停止。
2.相关检查
口腔检查: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等情况,检查是否有牙菌斑、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因素。还可能会用探针检查牙龈沟的深度、是否有牙周袋形成等。
血液检查:对于怀疑有全身因素引起牙龈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因素。例如,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血小板是否正常,凝血功能检查能了解凝血因子的功能情况。
三、牙龈出血的应对及预防措施
1.应对措施
口腔局部治疗:如果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进行相应的口腔治疗。如通过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治疗牙周炎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对于不良修复体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重新制作合适的修复体。
针对全身因素的处理:如果是全身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血液系统疾病需要在血液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妊娠期龈炎需要在口腔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管理下,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护理来缓解症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使其达到稳定状态,从而改善口腔牙龈的状况。
2.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定期使用漱口水辅助清洁口腔。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橙子、柠檬等),这些营养素对牙龈健康有益。维生素C可以增强牙龈组织的韧性和血管的弹性,维生素K参与凝血过程。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内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如早期发现牙龈炎、牙结石等问题并及时治疗,预防牙龈出血的发生。
谨慎用药: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时,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如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抗凝药物,可与口腔科医生沟通,采取相应的口腔护理措施来降低牙龈出血的风险。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牙龈出血的发生和应对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儿童如果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更容易发生牙龈炎导致牙龈出血,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更要注重口腔卫生护理;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本身凝血功能就存在问题,更要密切关注牙龈出血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