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检查中,核磁共振(MRI)通常为首选,CT次之,X线仅作辅助参考。
X线仅能显示脊柱整体形态、椎间隙高度及骨质变化,如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赘增生等间接征象,但无法直接观察椎间盘、脊髓和神经根等软组织结构,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有限,通常仅用于初步筛查或排除其他骨骼疾病。
CT通过断层扫描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如椎体骨质破坏、增生、骨折及椎管狭窄等,并能观察椎间盘形态、位置及钙化情况。但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弱,难以准确判断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且存在辐射暴露风险。
核磁共振(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可多角度、多参数成像,清晰显示椎间盘、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判断突出的位置、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且无辐射损伤,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金标准”。但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