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症状包括骨痛与乏力、身高变矮与驼背、脆性骨折等。
1.骨痛与乏力
最常见症状为腰背部弥漫性酸痛,疼痛多无固定压痛点,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蔓延至全身,伴随四肢乏力,日常活动如行走、爬楼梯时易感到疲惫。
2.身高变矮与驼背
由于脊柱椎体骨量流失严重,易发生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前倾、弯曲,表现为身高较年轻时缩短3~6厘米甚至更多,同时出现驼背畸形。严重的脊柱变形可能压迫胸腔和腹腔脏器,影响呼吸、消化功能。
3.脆性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骨骼脆性增加后,即使受到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拾物、轻微跌倒),也可能发生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腕部。其中髋部骨折后,患者需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