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疏松可以采取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
1.饮食调整
增加高钙、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海鱼、动物肝脏等,为骨骼健康提供营养支持,促进钙吸收和骨基质形成。
2.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维持血钙水平并促进骨骼矿化;对于骨吸收明显增强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如阿伦磷酸钠;疼痛明显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
3.运动疗法
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通过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刺激,促进骨形成,延缓骨质流失,同时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减少跌倒风险。
4.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增加日照时间,每天暴露四肢皮肤于阳光下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保持居住环境光线充足、地面干燥防滑,预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