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通常包括学龄期儿童、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作息不规律的儿童、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儿童等。
1、学龄期儿童
学龄期儿童学业压力逐渐增大,课业任务繁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用脑过度,容易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在正常时间进入睡眠,进而增加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
2、有心理问题的儿童
遭受过重大心理创伤,如亲人离世、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处于家庭关系紧张、校园欺凌等不良环境中的儿童,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干扰儿童的睡眠节律,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睡眠障碍。
3、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
像哮喘、过敏性鼻炎、癫痫等慢性疾病,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症状。哮喘发作时呼吸困难,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塞、流涕,癫痫发作时的抽搐等,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使他们频繁醒来,难以获得充足、连续的睡眠。
4、作息不规律的儿童
如果儿童长期养成晚睡晚起、白天睡眠时间过长等不良作息习惯,会打乱生物钟,使身体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身体无法在正常时间产生困意和调节睡眠状态,从而引发睡眠障碍,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等问题。
5、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儿童
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调节人体睡眠的重要激素。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尤其是在睡前长时间玩手机、看平板等,会使大脑兴奋,难以产生睡意,导致入睡时间延迟,睡眠质量下降。
儿童睡眠障碍会对其生长发育、学习和情绪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若儿童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如持续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睡眠中打鼾伴呼吸暂停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儿科或睡眠专科就诊,排查潜在病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