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应采取确认怀孕情况、做好孕期规划、调整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身体变化等方法应对。
1.确认怀孕情况
月经推迟后,可用早孕试纸检测,如果显示两条红杠(阳性),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血液HCG检测和B超检查。血液HCG检测能准确确认是否怀孕,B超检查则可明确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同时了解孕囊的位置、大小及发育状况。
2.做好孕期规划
如果希望继续妊娠,需尽早开始孕期保健;如果因各种原因不打算继续妊娠,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怀孕时间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且务必在正规医院进行,切勿自行处理。
确认怀孕后,应在医生建议下及时补充叶酸,叶酸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一般建议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直至怀孕后3个月。
3.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初期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疲劳影响胚胎发育。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
孕期应避免接触化学物质、辐射源(如X射线)、有毒有害气体等,慎用药物,如需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4.定期进行产检
按照医生制定的产检计划,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产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唐氏筛查、四维彩超、胎心监护等,通过产检能及时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和胎儿异常。
5.关注身体变化
孕期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出现阴道出血、腹痛、剧烈呕吐、发热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危险情况,需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