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遗症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精神和心理障碍等。
1.运动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左侧肢体偏瘫,表现为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如上肢无法抬起、握拳,下肢行走拖沓、呈划圈步态等。严重时完全丧失自主运动能力。长期的运动障碍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肢体功能。年龄较大者由于肌肉和关节的退行性变,恢复相对更困难;而年轻患者在积极康复训练下有更好的恢复潜力。
2.语言障碍
左侧大脑半球是多数人的语言中枢所在区域,因此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包括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表达困难,说话费力、不流利;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不能理解他人话语的含义;混合性失语则兼具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的表现。儿童患者若在语言发育关键期发生脑出血,可能会严重影响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
3.认知障碍
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对近期或远期发生的事情遗忘,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还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执行功能受损,如规划、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差。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脑出血后遗症会使认知障碍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
4.感觉障碍
患者左侧肢体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异常,如对冷热、疼痛的感觉不灵敏,或有麻木、刺痛、蚁走感等异常感觉。这会影响患者对环境的感知和判断,增加受伤的风险,如在接触高温物体时不能及时察觉而导致烫伤。
5.精神和心理障碍
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患者因疾病导致生活能力下降、社会角色改变,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感,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治疗效果。儿童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心理发展,出现性格改变、学习兴趣降低等情况。
患者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