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一般未明确网球肘最好的治疗方法,网球肘的治疗方法有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休息与制动
发病初期需严格限制肘部活动,避免重复性伸腕、旋转或提重物动作,防止肌腱进一步损伤。可佩戴护肘或前臂支撑带,将关节固定于舒适位置,减少应力刺激。轻度患者通过2-4周制动,配合避免诱发动作,症状通常可缓解。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超声波治疗可深入组织加速代谢,冲击波疗法能松解粘连、刺激修复,电刺激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康复期可进行渐进式牵拉训练,如手腕伸展配合冰敷,每日3组、每组10次。
3、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缓解炎症和疼痛,需按疗程规范用药。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酮洛芬凝胶,直接作用于患处。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局部封闭治疗(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每年不超过3次,避免肌腱退变。
4、运动康复
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康复训练,从低强度手腕屈伸、旋转练习开始,配合握力球训练增强肌力。慢性患者可使用肌效贴辅助支撑,减少运动损伤。康复期需避免突然发力动作,工作时使用人体工学鼠标垫,控制每日手机使用时间,防止症状复发。
5、手术治疗
病程超过1年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关节镜下肌腱清创术或开放性伸肌总腱松解术。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早期或中度患者;开放性手术适用于病灶范围大、粘连重的患者,术后需石膏固定3周,逐步进行6-8周康复训练。微创手术如小针刀技术,可松解粘连组织,但需多次治疗确保效果。
6、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前充分热身5-10分钟,活动手腕、肘部和肩部;运动后进行拉伸放松。保持正确击球姿势,避免过度伸展或扭曲肘部,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佩戴合适装备(如网球拍、护肘),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手臂。饮食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控制体重,寒冷天气注意肘部保暖。
若出现夜间持续性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保守治疗8-12周无效,需及时就医复查,调整治疗方案。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更易复发,运动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教练,学习正确技术和动作,降低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