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典型症状有成人乏力、心悸、胸闷、胸痛等儿童有精神差、不爱活动等婴儿拒食哭闹不安较大儿童呼吸急促,非典型有起病前病毒感染前驱表现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检查实验室有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标志物检测,心电图有异常,影像学超声心动图评估结构功能心脏磁共振能显示心肌特征性改变。
一、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成人常出现乏力、心悸(自觉心跳异常)、胸闷(胸部有压迫感或憋闷感),部分患者有胸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等);儿童患者可表现为精神差、不爱活动,婴儿可能拒食、哭闹不安,较大儿童可诉呼吸急促。
2.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起病前有病毒感染前驱表现,如发热(体温多在37.5~39℃)、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随后出现心脏相关症状;还可能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二、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肌钙蛋白(cTnI或cTnT)升高是心肌受损的重要依据,通常在心肌炎发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升高,对诊断有关键价值。
炎症标志物检测: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可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2.心电图检查
多数患者心电图有异常,常见ST段压低或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还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类型与严重程度能反映心肌受损状况。
3.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观察心室壁运动情况,部分患者存在心室壁运动减弱、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等表现。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是诊断心肌炎较敏感的方法,能显示心肌水肿、坏死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明确心肌炎症的范围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