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心肌炎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一般治疗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并保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以利心肌修复,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营养心肌、抗心衰、抗心律失常等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强调严格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孕妇要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老年需关注基础疾病并谨慎监测肝肾功能。
一、明确诊断
需结合病史(如近期有无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体格检查(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体征)、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等。
二、一般治疗
急性期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一般休息3~6个月,直至症状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避免剧烈运动与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需维持营养均衡,保证水电解质平衡,以利于心肌修复。
三、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药物,如存在心肌损伤可使用辅酶Q10等营养心肌药物;若发生心力衰竭,可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伴有心律失常时,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遵医嘱选用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自我约束能力差,需格外强调严格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以防病情加重,且治疗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心肌修复能力与成人有别,需更精细护理。
孕妇患者: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母婴状况,在保障孕妇病情控制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老年患者:需关注基础疾病对心肌炎治疗的影响,用药时更谨慎监测肝肾功能等,因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药物代谢与排泄能力下降,需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