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心绞痛发作部位多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多部位部分不典型,发作性质常呈压榨闷痛等非针刺刀割样有沉重憋闷感,由体力劳动等诱发多在活动中发作休息等可缓解,一般持续几分钟超二十分钟需警惕心梗,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缓解需就医,发作时可伴出汗等症状,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女性多表现为颈部等不适易误诊,糖尿病患者可能无痛性需靠检查辅助诊断。
一、发作部位:典型心绞痛疼痛多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侧肩部、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也可放射至颈部、咽部、下颌部等,部分患者发作部位不典型,可在上腹部、颈部等部位。二、发作性质:疼痛常呈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一般非针刺样或刀割样痛,患者多感胸部有沉重、憋闷感,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耐受,重者有濒死感。三、诱发因素: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饱食、寒冷、吸烟等诱发,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过程中发作,休息或停止诱发因素后症状可缓解。四、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甚至更长,需警惕心肌梗死。五、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一般几分钟内可缓解,若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六、伴随症状:发作时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表现。七、不同人群表现差异:1.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降低,心绞痛发作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2.女性:发作时除胸痛外,更多表现为颈部、下颌、牙齿等部位不适或上腹部疼痛,与男性典型胸骨后疼痛不同,易造成误诊。3.糖尿病患者:可能以无痛性心肌缺血为表现,疼痛症状不明显,需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辅助诊断,不能仅依疼痛症状判断。